第二十四章 江南办婚典烟火共白头

书名:博君一肖紫宸殿风动,少年初相逢
作者:爱嗲赵的小迷妹

永熙三年的春天,江南的桃花开得比往年更盛。

苏州城外的桃花坞,被粉白的花海裹着,乌篷船顺着河道缓缓划过,船头的红灯笼映在水面上,漾开一圈圈红纹——这里是王一博和肖战选定的婚典场地,没有皇宫的庄严,却满是人间的烟火气。

婚典前一日,肖战正跟着江南的老匠人学扎花灯,指尖被竹篾划了道小口子,却笑得眉眼弯弯。王一博走过来,拿起他的手,用帕子轻轻擦去血迹,语气带着嗔怪:“笨手笨脚的,扎不好就别扎了,让匠人来做就好。”

“不行。”肖战摇头,把刚扎好的并蒂莲花灯举到他面前,“这是要挂在我们婚房的,得我亲手做才有意思。你看,像不像上次在北境,你给我绣的荷包?”

王一博看着花灯上歪歪扭扭的花瓣,想起自己绣的荷包,忍不住笑了:“像,都一样丑,却都一样好看。”

两人坐在河边的石阶上,看着匠人布置婚典的场地——红绸绕着桃树缠,灯笼挂在枝头,连河道两岸都摆上了百姓送来的鲜花。江南的百姓听说皇帝要和并肩王在这里办婚典,都自发来帮忙,有送布料的,有送糕点的,还有带着孩子来扎花灯的,热闹得像过年。

“陛下,肖将军,尝尝这个!”一个卖桂花糖的老婆婆端着两碗糖粥走过来,笑得满脸皱纹,“这是老婆子的手艺,甜得很,祝你们新婚快乐,白头偕老!”

王一博和肖战接过糖粥,连声道谢。粥里的桂花飘着香,甜意顺着喉咙往下淌,暖得人心头发热。

“你看,”肖战看着周围的百姓,声音轻了些,“我们当年在猎场约定,要一起看江南的烟火,如今不仅看到了,还让这么多人陪着我们,真好。”

王一博点头,握住他的手:“是啊,真好。这江山,不仅是龙椅上的权力,更是这些百姓的笑脸,是我们身边的烟火气。”

婚典当天,天刚亮,桃花坞就热闹起来。肖战穿着红色的喜服,骑着白马,从河道的一头往婚房走。百姓们围在路边,撒着花瓣,喊着“新婚快乐”,连孩子们都举着小灯笼,跟在队伍后面跑。

王一博穿着同样的喜服,站在桃花坞的中央,等着他。远远看见肖战的身影,他的心跳骤然加快,像当年在猎场第一次见到他时那样,紧张又期待。

肖战走到他面前,伸手握住他的手。两人的喜服袖子缠在一起,红得像天边的霞。司仪高声喊道:“吉时到,拜堂!”

一拜天地——拜这万里江山,护佑百姓安乐;

二拜高堂——拜萧靖远的在天之灵,拜镇国公的忠义,拜所有为江山牺牲的人;

夫妻对拜——拜彼此的相守,拜往后的岁岁年年,拜此生不离不弃。

拜堂结束后,两人走进婚房。房里挂着肖战亲手扎的花灯,桌上摆着王一博亲手做的梅花糕,窗外的桃花飘进来,落在喜服上,美得像一幅画。

“陛下,”肖战忽然开口,从袖中取出一块玉佩——是当年在镇国公府,王一博给他的那枚,“这枚玉佩,陪我走过了黑松林,走过了西南,走过了北境,如今我把它还给你,也把我自己交给你。往后余生,我肖战,定陪你守江山,看烟火,直到白头。”

王一博接过玉佩,将它系在两人的手腕上,让两块玉佩缠在一起:“朕也把自己交给你。往后,没有皇帝,没有并肩王,只有我和你,在这江南,在这京城,在这万里江山,一起过日子。”

窗外传来百姓的欢呼,桃花落在窗台上,花灯的光映在两人脸上。他们并肩坐在婚床上,手握着手,看着彼此的眼睛,都笑了。

这一年,江南的桃花开得最盛;这一年,大齐的百姓最安乐;这一年,他们终于实现了当年在猎场的约定,一起守着江山,一起看着烟火,一起走向白头。

往后的岁月里,他们会一起去北境看雪,一起去江南看桃花,一起在东宫的演武场射箭,一起在养心殿批阅奏折。会有寻常夫妻的吵闹,会有朝堂政务的忙碌,却永远不会有分离。

因为他们知道,这江山万里,不过是彼此相伴的背景;这人间烟火,才是此生相守的意义。

岁岁年年,朝朝暮暮,他们会一直并肩而立,直到地老天荒。

打开布咕客户端阅读

享受更好的阅读体验

立即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