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静水深流》的拍摄接近尾声,这是一部基调沉郁、需要极大情感投入的文艺片。肖战饰演的角色,是一个在理想与现实夹缝中挣扎、最终被迫妥协的年轻画家。这个角色与他当下的心境,产生了一种微妙的、令人不安的共鸣。
最后一场杀青戏,是画家在彻底放弃梦想前,烧掉自己所有画作的绝望场景。夜戏,废弃的画室里,火光摇曳。肖战需要表现出一种心如死灰的平静,以及平静之下汹涌的悲怆。
开拍前,他独自坐在角落酝酿情绪。王一博来探班,安静地站在监视器后,没有打扰他。导演喊“Action”后,肖战走进布景,看着满地的画稿,眼神一点点黯淡下去。他点燃火柴,火焰腾起,吞噬着那些曾承载他灵魂的线条和色彩。他没有哭,甚至没有太大的动作,只是静静地跪坐在火堆前,眼神空洞,仿佛被烧掉的不是画,而是他自己的一部分。
“卡!完美!过了!”导演激动地喊停,全场响起掌声。
戏停了,肖战却久久没有出戏。他依然跪坐在那里,望着渐渐熄灭的灰烬,肩膀微微颤抖。那种巨大的虚无感和失去感,太过真实,压得他喘不过气。
一双有力的手臂从身后将他轻轻扶起。是王一博。他没有说话,只是揽着肖战的肩膀,将他带离了片场,直接送回了房车。
房车里,暖气开得很足。王一博递给他一杯温水,坐在他对面,静静地看着他。肖战捧着水杯,指尖冰凉,眼神还有些涣散。
“出不来?”王一博问,声音比平时柔和。
肖战点了点头,声音沙哑:“感觉……好像真的把什么东西弄丢了。” 他抬起眼,看向王一博,眼神里带着罕见的、不属于“肖战”的迷茫和脆弱,“王老师,人是不是……总有一天,必须放弃一些很重要的东西,才能活下去?”
这个问题,超出了剧本,直指他内心深处的困惑。
王一博深邃的眸子凝视着他,没有立刻回答。他看到了肖战眼中那份真实的、属于他本人的挣扎,而非角色的。这种脱离他掌控的、发自内心的质疑,让他感到一丝不悦,但更多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触动。
“看你想活成什么样。”良久,王一博才缓缓开口,语气平静却带着重量,“想要站得高,看得远,有些东西,就必须舍弃。优柔寡断,成不了大事。”
这话像一把锤子,敲在肖战心上。他想起被推掉的音乐合作,想起那个无疾而终的剧本,想起自己越来越“规范”的言行……他舍弃的,难道仅仅是戏里画家的梦想吗?
杀青宴上,肖战努力打起精神,应付着来自导演、制片和同事们的祝贺与敬酒。他笑着,说着感谢的话,但心底却有一片地方,空落落的。王一博作为投资人兼特邀嘉宾,自然是全场的中心,游刃有余地周旋其间。
席间,一位颇负盛名、以犀利深刻著称的老牌编剧,端着酒杯走到肖战身边。他欣赏地拍了拍肖战的肩膀:“小肖,今天最后那场戏,演到我心里去了。那种无声的绝望,比嚎啕大哭更有力量。你是个有灵气的演员,别被眼前的热度迷了眼,守住这份灵气,以后的路才能走得长远。”
老编剧的话,像一束微光,照进了肖战迷茫的心里。他激动地点头,像是遇到了知音:“谢谢老师!我会记住您的话!”
这一幕,恰好落在了不远处王一博的眼中。他脸上依旧挂着得体的微笑,与旁人碰杯,但眼神却微微冷了几分。
回程的车上,肖战还沉浸在老编剧的鼓励中,有些兴奋地对王一博说:“王老师,刚才那位编剧老师的话,让我觉得……”
“那种话,听听就算了。”王一博打断他,语气平淡,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否定,“灵气不能当饭吃。这个圈子,最终靠的是资源、人脉和精准的定位。你现在需要的不是灵气,是更牢固的根基和更明确的方向。”
如同一盆冷水浇下,肖战瞬间哑然。他张了张嘴,想反驳,想说“灵感和热爱也很重要”,但看着王一博那双冷静到近乎冷酷的眼睛,所有的话都堵在了喉咙里。他默默地低下头,手指无意识地抠着安全带。
又是这样。
每一次他燃起一点属于自己的小火苗,都会被王老师用“现实”和“为你好”的理由,轻轻掐灭。
车厢里陷入一片压抑的沉默。王一博似乎也意识到自己的话有些重,他放缓语气,补充道:“那位编剧,才华是有,但性格固执,跟资方关系紧张,他的戏,风险太大。我不想你蹚浑水。”
解释合情合理,充满了保护意味。但肖战听着,心里却第一次清晰地升起一股寒意。王老师不是在帮他分析利弊,他是在……定义他的世界。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该要的,什么是该舍弃的,都由他来划定边界。
回到缦合府的公寓,肖战第一次觉得这个曾经带给他无限温暖和安全感的地方,像个华美的笼子。每一件家具,每一寸空间,仿佛都烙印着王一博的意志。
他洗完澡出来,发现王一博正坐在客厅沙发上,手里拿着一个崭新的、看起来十分厚重的文件夹。
“过来。”王一博朝他招手。
肖战走过去,在他身边坐下。王一博将文件夹递给他:“看看这个。”
肖战打开,里面是一份极其详尽的“职业发展规划书”。未来三年,每一年要接什么类型的戏,达到什么商业价值,获得什么级别的奖项,甚至包括形象定位、公关策略、社交媒体运营方向……全都规划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完美得像一份商业企划案,而主角,是他肖战。
“这是……”肖战抬起头,难以置信地看着王一博。
“林蔚带着团队做的初步规划。”王一博看着他,眼神里是掌控一切的笃定,“按照这个路线走,三年后,你在这个圈子的地位,将无人能撼动。”
肖战看着规划书上那些冰冷的数字和目标,再想到今晚杀青戏里那个烧掉自己画作的画家,想到老编剧说的“守住灵气”,心脏一阵阵发紧。他仿佛看到未来的自己,被这份完美的规划一步步塑造成一个光鲜亮丽的“产品”,而那个曾经对表演充满赤诚和热爱的肖战,会不会也像那些画作一样,被无声地烧掉?
“怎么了?”王一博察觉到他的异样,微微蹙眉,“不满意?”
肖战猛地回过神,对上王一博审视的目光。他强迫自己挤出一个笑容,手指紧紧捏着那份沉重的规划书,指节泛白:“没有……很好。谢谢王老师……为我考虑得这么周全。”
他的声音有些发抖,但努力维持着平静。
王一博似乎满意了他的反应,伸手揉了揉他的头发:“你值得最好的规划。跟着我,不会错。”
这一刻,肖战清晰地感觉到,一道无形的、却坚不可摧的栅栏,正在他四周合拢。栅栏之内,是王一博为他铺就的星光大道,温暖、安全、衣食无忧。栅栏之外,是他可能永远无法再触及的、充满不确定性的自由和……那个或许会拥有不同可能性的自己。
晚上,肖战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他拿出手机,鬼使神差地点开了那个很久没联系的音乐人朋友的聊天界面。上一次对话,还停留在对方问他有没有兴趣合作公益歌曲的时候。
他输入又删除,最终只发出去一句:
【肖战】:最近还好吗?】
很快,对方回复了,语气依旧热情。
【朋友】:哇!大忙人居然有空找我?挺好的!刚做完一首新歌的小样,还挺有意思的,要不要听听看?】
紧接着,一个音频文件发了过来。
肖战戴上耳机,点开了播放。一段清澈的吉他前奏流淌出来,随后是朋友温暖而略带沙哑的嗓音,唱着关于梦想、远方和微不足道的坚持。旋律简单,却直击心灵。
听着音乐,肖战的眼眶突然就湿了。这是一种久违的、纯粹的、不掺杂任何功利计算的触动。就像他最初爱上表演时的那种感觉。
而此刻,一墙之隔的主卧里,王一博的手机屏幕亮了一下,是一条来自林蔚的汇报信息:
【林蔚】:博哥,肖先生刚才联系了之前那位音乐人,对方发来了一段音乐小样。需要干预吗?】
王一博看着这条信息,眼神沉静。他回复:
【王一博】:不用。让他听。】
【王一博】:把那个音乐人下一场公益演出的邀请函,找机会递给肖战的助理。
放下手机,王一博走到窗前,看着窗外沉沉的夜色。
笼中的鸟,偶尔也需要望一望天空,才会更安心地待在笼子里。
而看清了天空的广阔与风雨,他才会明白,笼中的安稳,是何等珍贵。
他相信,肖战最终会明白的。他给的,才是最好的。
而隔壁房间,肖战听着耳机里的音乐,看着窗外同一片夜空,心里却有一个声音在悄悄地问:
这条人人羡慕的星光大道,尽头……真的是我想要的风景吗?
第一次,他对王一博为他构建的“完美未来”,产生了清晰的质疑。
享受更好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