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知暖蹲在新家的储物间里,指尖刚触到木箱的铜锁,就被身后的苏梦璃轻轻按住手:“慢些开,里面的画可经不起急。”她笑着点头,指尖慢慢转开铜锁——随着木箱盖“吱呀”一声抬起,混着樟木香气的阳光涌进去,落在一叠叠裱好的画上,像给时光镀了层暖膜。
最上面那幅是第五年的塞纳河初雪,画里的她们裹着同一条驼色围巾,苏梦璃正把暖手宝塞进宋知暖手里,河面上的雪粒还沾在画纸边缘,像刚落上去似的。宋知暖伸手碰了碰画里的围巾,忽然想起那年老人特意在画角加了个小小的毛线球:“你还记得吗?那年我们带的纪念物是你织的围巾,老人说要把毛线球画进去,说这样冬天就不会冷了。”
苏梦璃从木箱里抽出枚编绳手链,上面串着颗小小的鹅卵石——是第三年在塞纳河畔捡的,当时宋知暖说要把“河的温度”带回去。“当然记得,”她把手链缠在宋知暖手腕上,指尖蹭过她的皮肤,“你还说这石头比画里的河更实在,能摸到当年的潮意。”
两人慢慢翻着画,每一幅都藏着细碎的回忆:第二年画里的小苍兰干花还夹在画框缝隙里,花瓣依旧带着淡紫;第四年的画旁放着张泛黄的纸条,是花摊奶奶手写的饼干配方,背面还画着个小小的雏菊;第七年的画框上,刻着她们新搬的家的门牌号,是当年相框店老板特意加的细节。
“你看这幅。”苏梦璃忽然抽出第十年的画,画里的她们坐在石墩上,身边多了个抱着画板的小姑娘——是老人的孙女,那年老人说眼睛花了,让孙女跟着学画,还说要把“这份暖传下去”。宋知暖看着画里小姑娘的笑脸,忽然想起那天老人把孙女的画塞给她们,说:“以后我不在了,就让她接着等你们,每年都画一幅暖。”
木箱最底层,压着个红布包,打开时里面躺着枚银质胸针,是第十五周年时她们一起做的,上面刻着两束交缠的小苍兰,还刻着一行小字:“年年岁岁,暖不相负。”宋知暖把胸针别在苏梦璃的衣襟上,忽然听见窗外传来熟悉的敲门声——开门时,花摊奶奶的孙女正站在门口,手里捧着束新鲜的小苍兰,还有幅刚画好的塞纳河落日。
“奶奶说,今年的小苍兰开得正好,让我给你们送过来。”小姑娘笑着把花和画递过来,“对了,我还带了爷爷的画夹,他说让你们接着用,明年我还去石墩旁等你们。”宋知暖接过画夹,指尖触到里面夹着的梧桐叶,忽然觉得眼眶发潮——原来时光走了这么远,那些藏在画里的暖,从来都没有散过。
傍晚时,她们把新画挂在客厅的墙上,和之前的画排在一起,像一长串时光的项链。苏梦璃靠在宋知暖肩上,看着墙上的画,轻声说:“明年我们还去塞纳河,带些新烤的饼干,再跟小姑娘学画,好不好?”宋知暖点头,伸手握住她的手,指尖在她掌心轻轻挠了挠——还是当年的小默契,不用多言,就知道彼此想把这份暖,接着攒下去。
月光透过窗户落在画墙上,把每幅画里的笑容都照得格外清晰。宋知暖知道,不管再过多少年,只要这些画还在,只要她们还在一起,这份藏在时光里的暖,就会永远鲜活,永远不会褪色。
希望大家喜欢我写的这本小说,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你们也可以提出来在评论区。我都会按照你们的意见去改。这是我第1次写小说,有什么写的不好的地方你们也可以提出来,用读者看到我这个做人的诚意,所以有什么不好的地方。你们都可以说出来,在评论区我都会改 谢谢大家的喜欢。如果大家真的喜欢我这本小说的话。请在评论区留言,我会看的,看到你们的留言我也会开心的。有什么写的不好的地方,大家多多包涵,提出意见就好
享受更好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