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塞纳河带着潮湿的风,宋知暖提着装着饼干的藤篮,看苏梦璃把新画夹斜挎在肩上,金属搭扣在阳光下晃出细碎的光。刚走到那棵熟悉的梧桐树下,就见穿浅蓝连衣裙的小姑娘朝她们挥手,身后还跟着个扎羊角辫的小男孩,手里攥着支彩色铅笔。
“宋阿姨,苏阿姨!”小姑娘跑过来,先接过苏梦璃递来的画夹,又凑到藤篮边嗅了嗅,“是去年说的柠檬饼干吗?我跟弟弟盼了好久。”宋知暖笑着捏了捏她的脸颊,把藤篮递过去:“还加了点杏仁碎,你奶奶说你喜欢这个口感。”
小男孩躲在姐姐身后,怯生生地把张画纸递过来——上面画着三个牵手的小人,头顶是橘色的落日,旁边歪歪扭扭写着“暖”字。苏梦璃蹲下身,指尖轻轻拂过画纸:“是画给我们的吗?真好看。”小男孩猛地点头,声音细得像棉花:“姐姐说,这是‘传递暖’,爷爷的画里也是这样的。”
她们还是坐在当年的石墩上,小姑娘打开爷爷留下的旧画夹,翻出张泛黄的速写——是老人年轻时画的塞纳河,河面上飘着只纸船,船里画着颗小小的太阳。“爷爷说,他第一次来这儿,就想把所有暖的东西都画下来,”小姑娘指着速写右下角的签名,“这个小太阳,是画给奶奶的定情信物呢。”
苏梦璃打开新画夹,取出铅笔开始勾勒河景,宋知暖则帮着两个孩子把饼干摆进野餐盒。风把梧桐叶吹落在画纸上,小姑娘捡起来,小心翼翼地夹进旧画夹里:“去年爷爷说,落叶也是时光的印记,夹在画里,下次来就能想起今年的风。”
正说着,就见不远处有对老夫妇朝这边走来,手里也提着个画夹。老奶奶走到近前,笑着指了指苏梦璃的画:“我们十年前也跟陈老先生学过画,他说这儿的落日最暖,每年都要来赴约。”老爷爷补充道,从画夹里取出幅画——画里是雪天的梧桐树下,老人正教个小姑娘调色,正是十年前的宋知暖和苏梦璃。
“当年看你们俩裹着同条围巾画画,就觉得这场景真好,”老奶奶接过宋知暖递来的饼干,眼里闪着光,“后来我们每年都来,也学着把遇到的暖画下来,现在啊,家里的画墙都快挂满了。”
夕阳西下时,苏梦璃的画已经快完成,画里有四个坐在石墩上的身影,还有飘在河面的纸船,船里的小太阳比老人速写里的更亮些。小姑娘把自己的画叠在旁边,小男孩则在画纸边缘添了朵小小的雏菊——是花摊奶奶最爱的样子。
临走前,老夫妇把幅新画送给她们,画里是塞纳河的清晨,雾还没散,却有束光从云层里透出来。“陈老先生说,暖从来不是独自存在的,”老爷爷拍了拍宋知暖的肩,“你们带着暖来,我们也带着暖来,这样啊,这条河的暖就永远不会断。”
宋知暖把新画放进画夹,看苏梦璃牵着小男孩的手,正教他怎么握铅笔。风又吹过,梧桐叶落在画夹上,她忽然想起木箱里那些画——原来“暖”从来不是停在过去的,它会跟着每一次赴约,每一次相遇,长成新的样子,然后沿着塞纳河,一直流下去。
希望大家喜欢我写的这本小说,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你们也可以提出来在评论区。我都会按照你们的意见去改。这是我第1次写小说,有什么写的不好的地方你们也可以提出来,用读者看到我这个做人的诚意,所以有什么不好的地方。你们都可以说出来,在评论区我都会改 谢谢大家的喜欢。如果大家真的喜欢我这本小说的话。请在评论区留言,我会看的,看到你们的留言我也会开心的。有什么写的不好的地方,大家多多包涵,提出意见就好
享受更好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