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成功让“星光影视”一炮而红,公司声名鹊起,各种合作邀约纷至沓来。 然而,肖战和王一博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 “我们想拍一部关于特殊儿童教育的纪录片。”在董事会上,肖战提出了这个想法。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眼神中满是对这个项目的执着。 会议室里一片哗然。股东们纷纷交头接耳,显然对这个提议感到意外。 “这……风险太大了吧?”一位股东皱眉道,“纪录片的市场本来就小,更何况是这么冷门的题材……” 王一博站起来,走到会议室的前头,打开投影仪。屏幕上,出现了一张张纯真的笑脸——有自闭症儿童在专注地画画,有听障儿童在认真学习手语,还有视障儿童在弹钢琴,脸上洋溢着幸福。 “这是我和肖战在过去半年里,走访了全国二十多家特殊教育学校收集的资料。”王一博的声音平静而有力。 “这些孩子,他们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理解和机会。”肖战接过话筒,声音有些哽咽:“我们去过的每一所学校,都看到了这些孩子的努力和梦想。他们和星星一样,都是独一无二的,只是他们的世界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股东们被这些画面深深触动。肖战继续说道:“我们不是在做慈善,我们是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我相信,只要用心去做,就一定能打动观众。” 最终,董事会被他们的真诚和决心打动,通过了这个项目。 纪录片《星星的孩子》的拍摄过程充满了挑战,但也让肖战和王一博收获了许多感动。 他们深入特殊教育学校,与孩子们和老师们朝夕相处,记录下了一个个温暖而真实的故事。 拍摄期间,星星经常跟着两个爸爸去片场。她好奇地看着镜头里的孩子们,有一天,她突然问:“爸爸,为什么这些小朋友和我们不一样?” 肖战蹲下身,温柔地看着她的眼睛:“因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星星喜欢画画,有的小朋友喜欢唱歌,有的小朋友喜欢跑步。我们要学会尊重每个人的不同。” 星星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眼中满是纯真。 纪录片《星星的孩子》上映后,再次引发轰动。它不仅票房大卖,还获得了多项国际大奖。 这部作品让无数观众重新审视特殊儿童群体,也让社会对特殊教育的关注度大幅提升。 颁奖典礼上,肖战握着奖杯,声音哽咽:“这个奖,属于每一个勇敢追梦的孩子。他们用努力和坚持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无限的可能。” 王一博接过话筒,补充道:“也属于每一个用心去爱的家庭。我们希望通过这部纪录片,让更多人理解和支持特殊儿童,让他们也能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台下,星星挥舞着小手,脸上洋溢着骄傲的笑容。肖战和王一博对视一眼,眼中满是欣慰。 回到家后,星星突然说:“爸爸,我想要一个弟弟。” 肖战和王一博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和感动。肖战蹲下来,握住星星的小手:“好,我们一起去接他回家。” ---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1张推荐票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1 谷籽 = 100 咕咕币
已有账号,去登录
又想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