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 系统
  • 宋体
  • 楷体
A- 16 A+

第二十一章 白噪音

书名:黑鸢尾 作者:观心 本章字数:1467 广告模式免费看,请下载APP

林晚的机械右眼在持续工作379小时后,终于开始播放雪花噪点。那些灰白闪烁的斑点里,偶尔会浮现金色菌丝的残影,像困在阴极射线管里的萤火虫。

医生建议更换整个视觉模块,但她固执地保留着这个故障部件。只有通过这些噪点,她才能偶尔捕捉到量子化的信号碎片——祁砚与楠晏兮仍在那座镜之城的某个维度继续着实验。

柏林墙遗址已经变成旅游景点。游客们踩着镶嵌铜砖的分界线拍照,没人注意到那些铜砖的缝隙里偶尔钻出的金色嫩芽。林晚每天清晨都会来测量芽尖的生长速度,记录在本子上。今天的数据很奇怪:芽尖比昨天缩短了0.3毫米,像是有什么东西在土壤深处拉扯它们。

平板电脑突然震动,显示检测到异常生物电脉冲。林晚抬头看向勃兰登堡门,石柱表面的金色纹路正在褪色,像是被无形的橡皮擦抹去。更诡异的是,她的机械眼故障突然减轻了——雪花噪点中浮现出清晰的图像:

一间纯白的实验室,穿着防化服的研究员们围着一株盆栽黑鸢尾。植物被罩在玻璃钟形罩里,花瓣上滚动着类似柏林街道的影像。有个研究员摘下口罩,露出玛德琳·维瑟年轻时的面容。

"第一阶段测试结束。"录像里的维瑟博士对着镜头说,"镜像城市模型运行稳定,准备接入主体意识。"

林晚的太阳穴突突跳动。这段影像不在任何公开档案里,更像是某种记忆回放。但她的机械眼不可能存储自己出生前的画面,除非......

"除非你变成了接收器。"

声音从身后传来。林晚转身时,平板电脑摔在地上。站在晨雾中的是个穿白大褂的老人,右眼装着与她同款的机械装置。老人枯瘦的手指间捏着一片黑鸢尾花瓣,边缘已经氧化成灰金色。

"Vogel教授?"林晚的声带绷紧。资料显示这人应该已经死了,被他自己创造的菌丝网络吞噬。

老人笑了,露出汞合金填充的牙齿:"只是残像,亲爱的。就像你眼睛里播放的雪花噪点。"他指向自己的机械眼,"我们都成了他们的收音机,调频到镜之城电台。"

林晚的视网膜突然投射出另一幅画面:祁砚与楠晏兮悬浮在由菌丝构成的光茧中,身体呈现半透明状态。无数记忆碎片像深海鱼群般在他们周围游动——有柏林墙倒塌时的欢庆人群,有圣玛丽亚医院的地下实验室,甚至还有林晚自己在公寓分析DNA数据的场景。

"他们正在重写协议。"老人坐在长椅上,机械眼与林晚的装置自动同步,"把镜像城市从实验模型升级为......"

一阵刺耳的电磁干扰打断了对话。林晚的机械眼完全失控,投射出满屏血色警告。在最后的清晰瞬间,她看到菌丝网络正在全球范围内收缩,所有原始株同时枯萎。而光茧中的两人身体开始实体化,楠晏兮的银发逐渐变黑,祁砚的异色瞳孔恢复成普通的深褐色。

"不......"老人突然抓住胸口,"他们在拒绝共生......"

林晚的平板电脑自动开机,显示出一段正在编写的代码。那是菌丝网络的核心程序,原本的"无限连接"指令正被逐一删除,替换成简洁的新协议:

【允许边界存在。允许差异存在。允许孤独存在。】

当最后一行代码完成时,柏林墙缝隙里的金芽全部凋谢。林晚的机械眼恢复正常视觉,而长椅上的老人像晨雾般消散,只在座位上留下一片干枯的黑鸢尾花瓣。

正午的阳光穿透云层,勃兰登堡门恢复了普通石质的光泽。游客们继续拍照,鸽子恢复无序飞行,咖啡馆的浓缩咖啡不再自动旋转。一切都像一场集体幻觉结束了——除了林晚的平板电脑上,那份自动保存的代码文件末尾,有一行手写体的备注:

"艺术不是消除边界,而是在界线两侧同时绽放。——R.Y. & N.Y. 于镜之城"

林晚抬头望向天空。那朵由全球菌丝网络构成的金色鸢尾花投影已经消散,但在她故障的机械眼噪点里,仍能看到两个模糊的身影站在云端,肩并肩观察着这个重新获得界限的世界。

您看的是关于双强的小说,作者精巧的在章节里包含了双强,催更有用,勤奋更新等元素内容。

感谢您的支持和推荐哦~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0 推荐票
1 2 3 4 5 全部

1张推荐票

非常感谢您对作者的谷籽投喂~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0 咕咕币
1谷籽 3谷籽 6谷籽 13谷籽 70谷籽 150谷籽

1 谷籽 = 100 咕咕币

找回密码

又想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