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 系统
  • 宋体
  • 楷体
A- 16 A+

密室死亡

书名:罪渊 作者:旭阳 本章字数:5284 广告模式免费看,请下载APP

  解剖室冰冷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琥珀胆碱”四个字如同重锤,砸碎了之前构建的物理诡计框架,将案件拖入了更幽暗、更险恶的深渊。

  “下药……”宋柯的声音低沉得可怕,每一个字都像是从齿缝里挤出来的,“在密室开始前,还是在黑暗中?剂量控制得如此精准……这绝不是临时起意!”

  法医秦世云面色凝重地点点头:“琥珀胆碱是严格管制的药物,非医疗途径极难获取。微量、局部麻痹……凶手不仅熟悉药理,更对张哲的身体反应有预判。这指向高度专业或有特殊渠道的预谋。”

  白衍的目光扫过白板上密密麻麻的线索图,最终定格在玩家口供和林微的角色设定上。物理密室和刺杀手法是“术”,而下药才是真正的“道”——它揭示了凶手对死者生理弱点的精准打击,以及那份融入骨髓的杀意。

  “秦主任,立刻加急检测!”宋柯语速快得像子弹,“第一,死者指甲缝、鼻腔、口腔粘膜,寻找任何可能的涂抹或喷射残留!第二,所有人使用过的眼罩内侧!这是最直接的接触点!第三,游戏开始前休息室的饮水杯、任何共享零食!第四,密室内的空气循环系统、香薰装置,提取滤芯残留物!第五……”他顿了一下,目光锐利如刀,“重新检查所有玩家在进入密室前是否使用过任何个人物品,比如润喉糖、鼻通剂、甚至……香水喷雾!”

  “明白!”秦世云转身快步离去,时间就是关键证据流失的生命线。

  宋柯转向技术组:“调取案发前三个小时内,剧本杀店所有区域的监控录像!重点是休息室、走廊、卫生间入口!我要知道每个人在游戏开始前的详细行踪、接触物品、尤其是与张哲的互动!”他拿起玩家口供,“孙莉莉提到的‘感觉后背有人快速擦过’,钱进闻到的‘短暂焦糊味’,林微听到的‘轻微金属碰击声’,李朗感觉的‘指令与惨案发生的微小延迟’……这些都和下药手法、行凶瞬间高度相关。重新梳理时间线,精确到秒!特别是张哲佩戴眼罩的时间点、进入密室后的位置变化!”

  白衍走到白板前,拿起马克笔,在“琥珀胆碱”下方重重画线,声音冷静而充满穿透力:

  “下药是核心前置环节,它决定了凶手必须在张哲失去警觉或不设防的时刻接近他。可能性最高的是两个窗口期:

  密室开始前准备阶段(戴眼罩时):这是最隐蔽的时机。玩家集中,注意力被分发眼罩、调整位置等杂事分散。凶手可以假借‘帮忙调整眼罩松紧’的名义,以极快的动作在眼罩内侧涂抹微量琥珀胆碱溶剂。眼罩紧贴皮肤,尤其是眼周和太阳穴区域皮肤较薄,且有轻微压迫力,能促进药物局部渗透。张哲不会察觉细微的触碰,更想不到自己的眼罩成了毒药载体。

  难点:凶手如何在众目睽睽下精准操作而不被旁人注意?如何确保只针对张哲一人?除非凶手是分发眼罩的人,或者有合理理由只接触张哲的眼罩。

  密室黑暗中(游戏过程中):难度极高,但并非不可能。凶手需要极其靠近张哲,且动作必须无声无息。孙莉莉感觉到的‘快速擦过’,如果是凶手在黑暗中寻找张哲位置并进行下药呢?可能的载体是涂有药液的指尖(戴极薄指纹膜)快速触碰张哲暴露的皮肤如后颈、手腕,或者使用微型加压喷射装置,在极近距离下喷射微雾。钱进闻到的‘短暂焦糊味’,有可能是这种微型装置瞬间启动产生的微弱电弧或电阻发热气味。

  难点:黑暗中精准定位特定目标、确保微量药物有效渗透、动作幅度极小且迅速撤离不被他人察觉或触碰。

  “无论哪种方式,”白衍镜片后的目光扫过宋柯,“凶手对张哲的个人习惯、在黑暗环境中的相对位置,以及剧本流程关键节点的掌控,都必须达到‘了如指掌’的程度。这再次指向内部人员,或者……对剧本极其熟悉且与张哲关系密切的玩家。”

  “林微”宋柯看着剧本简介,“‘复仇的源头’……张哲的妻子。她坚持选择这个剧本。她有足够的动机(如果婚姻存在巨大矛盾),有机会(作为妻子,在准备阶段靠近丈夫调整眼罩或递水合情合理),有剧本熟悉度(作为组织者可能提前了解细节)。还有……”他翻开口供,“她在黑暗中走到了棺材边,她听到了‘金属碰击声’,她尖叫……她的位置离张哲很近。”

  “但动机需要实证。”白衍补充,“不能仅凭剧本隐喻。要查他们的婚姻状况、经济往来、是否有第三者、近期冲突。另外,DM王浩的同伙身份也依然是谜。王浩的‘十秒钟’制造了密室假象,这个假象保护的不只是凶手,还有‘下药者’!因为如果没有密室假象,警方会立刻怀疑内部人员下毒的可能,而不是被误导去破解物理密室。他们是一个精密合作的杀人组合。”

  刑侦支队的办公室气氛凝重如铅。

  技术组敲击键盘的声音、电话铃声、匆匆的脚步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股无形的压力。宋柯坐镇指挥中心,目光如炬:

  物证组:对收缴的所有玩家物品进行第二轮更精细的筛查,特别是眼罩内侧、衣物袖口、领口、腰带扣、钥匙串、看似普通的饰品。寻找微量的胶状残留、异常溶剂气味、微型喷射装置痕迹或强磁性物质残留。

  技侦组:全力分析案发前三小时店内监控,寻找王浩与特定玩家的异常接触、眼神交流、物品传递。分析张哲佩戴眼罩时的画面,谁接触了他的眼罩?接触了多久?动作是否有异常?比对电子锁精确锁定时间与王浩出门时间是否完美吻合。

  外勤组:分头行动:一组立即前往张哲和林微的住所,搜查可能存在的琥珀胆碱来源、剧本杀店会员记录、网络聊天记录、财务异常;另一组追查王浩的社会关系、经济状况、与张哲/林微可能的交集点。

  审讯组(预备):针对林微和王浩准备更深入的审讯提纲,重点围绕“眼罩”、“剧本选择”、“张哲的异常”、“十分钟离控室的目的”、“是否认识能获取管制药物的人”。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每一份报告、每一个监控画面的细节都可能成为压垮凶手的最后一根稻草,也可能将调查引入歧途。

  突然,负责筛查物品的物证组警员快步进来,手中拿着几个透明证物袋,语气带着一丝兴奋:“陈队!有新发现!”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

  “在死者张哲使用的眼罩内侧,我们发现了极其微量的无色凝胶状残留!初步快检显示PH值异常,已紧急送实验室进行毒化分析,重点检测琥珀胆碱及其溶剂载体!”

  “在林微女士随身携带的手帕一角,发现一处肉眼几乎不可见的微小深蓝色污渍,类似油性笔墨水,但成分待确认。位置很隐蔽。”

  “在DM王浩的工作台抽屉暗格里,找到一个被拆解的微型无线信号接收模块,型号老旧,但功能完好。模块上焊接了一小段……钓鱼线!”

  眼罩残留!手帕污渍!王浩的接收模块!

  这三样东西如同三块棱镜,瞬间将之前散乱的光束聚焦。

  “张哲的眼罩……果然!”宋柯猛地站起,“林微的手帕……深蓝色?剧本杀店统一发放的服装是深蓝色仿古布料!”

  “接收模块……”白衍瞬间联想,“王浩在控制室,除了操控音效灯光,他还能接收信号!这个模块连接着他事先布置在密室内的某个装置?比如……那个制造干扰噪音的装置?钱进闻到的焦糊味……”

  案件的核心,正从冰冷的物理诡计,转向更隐蔽、更致命的心理与生理操控。琥珀胆碱的毒牙已经显露,而眼罩上的那点微末残留,极可能就是撕开伪装的关键裂口。林微的手帕为何沾染布料颜色?王浩的接收模块又接收了谁的信号?

  解剖室的冰冷似乎蔓延到了整个刑侦支队。真相隐藏在眼罩的纤维里,在手帕的污渍中,在无形的电波信号背后。宋柯和白衍知道,最终的较量,已经逼近了那张精心编织的双重谋杀之网的核心节点。

  物证组的发现如同三道闪电,瞬间撕裂了密布的疑云,将焦点精准地投射在林微和王浩身上。解剖室的冰冷气息仿佛顺着电话线蔓延到了刑侦支队的每一个角落。

  “立即封锁林微的手帕和王浩的接收模块!眼罩残留物加急做定量分析和溶剂载体定性!”宋柯的命令斩钉截铁,每一个字都带着千钧之力。“技侦!全力分析王浩接收模块的信号源!它接收的是什么信号?发射源在哪儿?与密室内的装置有没有关联!”

  整个支队如同上紧发条的精密仪器,高速运转起来。

  实验室:秦世云亲自盯着那点微乎其微的眼罩残留物。高灵敏度质谱仪发出低沉的嗡鸣,色谱柱无声地工作着。时间仿佛被拉长,每一秒都充满了焦灼的期待。

  “微量琥珀胆碱……确认!溶剂是……丙二醇——二甲亚砜混合体系!具有快速渗透性!”秦明的声音通过内部通讯传来,带着一丝压抑的激动,“载体……确认是无色透明凝胶!涂抹在鼻梁垫片附近,利用眼罩压迫和局部体温,能加速药物经皮吸收!剂量计算极为精准,刚好在游戏进行到关键刺杀点时达到局部麻痹效果!”

  技侦组:王浩那个被拆解的微型接收模块被小心翼翼地复原测试。“信号频率……433MHz,民用开放频段……接收指令是……单次触发脉冲!”技术员报告,“模块启动时,会瞬间接通一个简单电路。我们复原了被剪断的连线……它连接的是一个伪装成电源适配器插头的微型电弧发生器!就是它制造了钱进闻到的‘短暂焦糊味’!”

  “电弧发生器?在哪儿?”宋柯追问。

  “模拟现场重现!”白衍脑中瞬间构建,“凶手可能在密室黑暗中触发它……目的不是照明,而是制造瞬间强光和尖锐噪音!钱进闻到的焦糊味是副产品。强光噪音能在极短时间内干扰甚至遮蔽人体感官,尤其是黑暗中高度紧张的玩家!这解释了孙莉莉感觉到的‘快速擦过’——凶手可能利用这瞬间的环境干扰,在极度靠近张哲时完成了关键动作,无论是确认位置还是……进行下药的后备补充或启动某种装置!同时,它也完美掩盖了张哲被刺时可能发出的极其短促的异响!”

  “王浩在控制室接收到了触发信号……那是谁发射的?”宋柯的目光锐利如鹰隼,“林微!她的智能手表有红外发射功能吗?或者她携带了什么特殊物品?”

  物证组补充报告:“陈队!林微手帕上的深蓝色污渍成分分析出来了——是油性舞台彩妆颜料,颜色与剧本杀店统一提供的‘夜行衣’布料颜色完全一致!而且……我们在污渍边缘检测到了微量的丙二醇成分,与眼罩上凝胶的溶剂残留匹配!”

  视频分析组:“陈队!关键画面!案发前21分钟,休息室监控拍到:林微在帮张哲整理领口时,右手极其隐蔽地用手帕快速擦拭了一下张哲的右侧太阳穴位置!动作自然得像是拂去灰尘!紧接着,在分发眼罩时,她是最后一个领取的,并且主动帮张哲调整了眼罩松紧带,手指在鼻梁垫片附近有超过3秒的按压动作!画面放大看,她指尖似乎有极淡的反光,疑似凝胶残留!”

  外勤组一组(张林家):“陈队,重大发现!在张哲书房一个上锁的抽屉里,找到一份未生效的高额人身意外险保单,受益人是林微!投保时间是三个月前!另外,林微的私人电脑云端备份中发现加密日记,破解后显示她对张哲长期出轨及转移财产的行为充满怨恨,最后一条记录是案发前一周:‘该结束了,用他最爱的游戏送他一程,很公平。’”

  外勤组二组(王浩社会关系):“王浩欠下巨额赌债,债主手段凶残。案发前一周,林微个人账户有一笔大额不明支出,收款方是一个与地下钱庄有关联的皮包公司!同时,在王浩的备用手机里发现了与林微的加密聊天记录,内容涉及‘剧本改动’、‘十秒钟窗口’、‘老地方拿钱’!”

  所有的线索如百川归海,汇聚成一股无可辩驳的洪流,指向那个精心策划的谋杀同盟。

  审讯室的灯光惨白。

  林微坐在冰冷的椅子上,早已没有了剧本杀店里的优雅从容,脸色苍白,眼神却带着一种近乎冷酷的平静。

  宋柯和白衍坐在对面。

  宋柯将一叠报告缓缓推到林微面前:“眼罩上的琥珀胆碱凝胶残留,你的手帕上沾着的同款溶剂和舞台颜料油彩——正好是你‘帮’张哲整理领口擦拭太阳穴的位置才可能沾染的颜料痕迹。”

  “监控清晰地拍到你在分发眼罩时,对张哲的眼罩鼻梁垫片进行了超过3秒的按压,指尖反光物与凝胶特性相符。”

  “你的加密日记,那份未生效的高额保单。”

  “支付给地下钱庄的钱,指向王浩的赌债。”

  “还有王浩接收模块的信号源——经过反向追踪和信号模拟,最终确认,触发电弧发生器制造干扰的脉冲信号,是从你戴着的智能手环上发出的。你只需要在黑暗中,按照剧本预演的动作幅度,‘自然地’甩一下手腕。”

  白衍的声音低沉而清晰,如同审判的钟声:“林女士,根本没有什么‘复仇的源头’剧本巧合。是你选择了这个剧本,因为你熟知流程,知道黑暗的时间和棺材的位置。你用妻子的身份作为掩护,在众目睽睽之下,用手帕做障眼法,将致命的凝胶精准涂抹在丈夫的眼罩上。你利用剧本中的黑暗和混乱,用手环触发干扰装置,为王浩的‘十秒钟’密室诡计提供烟雾弹,也为你在黑暗中确认张哲位置或进行最后调整提供掩护。王浩负责执行密室诡计,制造不可能犯罪的假象,并接收信号启动干扰,同时掩盖了下药的核心环节。你们各取所需,一个为了钱摆脱赌债,一个为了怨恨和保险金。这是一场精心策划、分工明确的双杀局。”

  林微的身体微微颤抖了一下,那种冰冷的平静终于出现裂痕。她没有去看那些报告,目光空洞地望着惨白的墙壁,嘴角却扯出一个扭曲而绝望的弧度。

  “呵……”她发出一声短促而怪异的笑,声音干涩沙哑,“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谁能想到,剧本杀……真的能杀人呢?”她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这句近乎呓语的话,却比任何供词都更接近真相的核心。

  精心设计的戏剧落幕了,演员却陷入了更深的、无法逃脱的现实牢笼。

  宋柯站起身,声音斩钉截铁:“林微,王浩!以涉嫌故意杀人罪,正式逮捕!”

  手铐冰冷的金属光泽在灯光下闪烁。然而,白衍看着林微眼中那抹扭曲的绝望和空洞,心中的疑云并未完全散去。她的动机真的仅仅是怨恨和金钱?那句“该结束了”背后,是否还隐藏着更深的不为人知的痛苦漩涡?这场用剧本杀编织的死亡陷阱,或许还有未曾揭露的最后一层真相。

您看的是关于悬疑推理的小说,作者精巧的在章节里包含了悬疑推理,双强,高能预警等元素内容。

感谢您的支持和推荐哦~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0 推荐票
1 2 3 4 5 全部

1张推荐票

非常感谢您对作者的谷籽投喂~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0 咕咕币
1谷籽 3谷籽 6谷籽 13谷籽 70谷籽 150谷籽

1 谷籽 = 100 咕咕币

找回密码

又想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