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初秋总带着点黏腻的湿意。肖战坐在酒店房间的书桌前,指尖划过剧本上密密麻麻的批注——“心梗急救步骤需再核对”“与患者沟通时眼神要放柔”,手边堆着三本翻得起了毛边的医学参考书,书页间夹着的便签纸写满了标注。
手机在桌角震动了两下,是王一博发来的照片。画面里是深山里的简易灶台,一口黑锅歪歪扭扭架在石头上,底下的柴火燃得勉强,旁边放着半袋没拆封的泡面。配文只有三个字:“太难了。”
肖战忍不住弯了嘴角,指尖在屏幕上敲:“没蹭到饭?”
几乎是秒回:“他们都在抢,我没抢过。”后面跟着个委屈的小表情,是他很少用的语气。
肖战想象着少年站在灶台边手足无措的样子——在片场握剑时那么利落的手,此刻大概正对着生火的燧石犯愁。他翻出手机里存的简易煮面教程,是前几天特意查的,顺手发了过去:“试试这个,不用生火,热水泡也行,记得加个蛋。”
发完才想起山里未必有鸡蛋,正想补句“没有就算了”,那边已经回了张图:泡面碗里卧着个颤巍巍的荷包蛋,虽然边缘有点焦,却看得出是认真做的。配文:“借到的。”
“不错啊王大厨。”肖战笑着回,指尖悬在屏幕上,犹豫了几秒又敲,“山里晚上冷,别待在外面太久。”
这次回复慢了些,过了大概十分钟,才跳出两个字:“知道了。”
放下手机,窗外的天色已经暗了。剧组的开机仪式定在明天,今天下午他去摄影棚试装时,导演还在念叨“得尽快找到医生的状态,不能有半点含糊”。他把剧本摊开,试图把注意力拉回“心室颤动”的急救流程上,可目光落在“生命体征监测”几个字上时,却莫名想起珠海赛车场的终点线——王一博冲线时头盔下露出的眼睛,亮得像能接住所有星光。
凌晨一点,肖战揉着发胀的太阳穴去倒水,手机屏幕忽然亮了。是王一博的消息,发在半小时前:“刚收工,山里的星星特别多。”后面跟着段小视频,镜头晃得厉害,应该是随手拍的,黑夜里缀着漫天碎钻似的星子,背景里能听到其他嘉宾的笑闹声。
肖战点开视频反复看了两遍,指尖划过屏幕上的星星,回:“比片场的灯亮?”
没过多久,手机震了震,是条语音。他按了免提,少年的声音带着点刚跑完步的微喘,混着夜风的轻响:“不一样。这里的星星不晃,能一直看着。”
肖战靠在窗边,望着酒店楼下的车水马龙。路灯把夜色照得透亮,却连一颗星星都看不见。他对着手机轻声说:“等我这边不忙了,找个能看星星的地方。”
语音那头沉默了几秒,传来一声很轻的“好”,轻得像怕被风刮走。
接下来的日子像被拉成了两条平行线。肖战泡在医院实景拍摄地,跟着指导老师学听诊器的用法,看护士扎针时连呼吸都放轻,休息时就抱着剧本在走廊长椅上背台词,白大褂的口袋里总塞着颗薄荷糖——应付连轴转的夜戏时能提提神。
王一博的综艺路透偶尔会飘到他手机里。有粉丝拍的照片,少年穿着迷彩服在溪边洗袜子,蹲在石头上,背影绷得笔直,手里的肥皂泡沾了满手;还有段短视频,他被要求劈柴,斧头举得很高,落下时却收了力,差点砸到自己的脚,被旁边的嘉宾笑着推了一把。
肖战把照片存进手机相册的单独文件夹里,看短视频时会忍不住笑出声,笑完又对着屏幕皱眉头——照片里他的袖口磨破了边,视频里他的手指好像被划伤了,贴了块小小的创可贴。
他发消息问:“手怎么了?”
王一博回得很快:“没事,劈柴划了下,小伤。”附带一张创可贴的特写,上面印着卡通图案,大概是节目组给的。
“别沾水。”肖战敲完字,又觉得不够,补了句,“让助理给你带点碘伏。”
“带了。”后面跟着个“放心”的表情包。
肖战盯着那个表情包看了会儿,忽然想起杀青宴上他说“去看比赛”时,少年眼里炸开的光。原来有些在意是藏不住的,就像他会记得王一博胃不好,要喝温的;王一博知道他对花粉过敏,会悄悄让场务换花——不用刻意说,却总能落在实处。
这天拍一场抢救戏,从下午拍到深夜。肖战穿着厚重的铅衣,跟着指导老师做“除颤”动作,一遍遍地“喊停”“重来”,直到导演说“眼神里有那股劲儿了”才收工。脱下铅衣时,他后背的汗把衬衫浸得透湿,累得直接坐在地上,连抬手的力气都没有。
助理递来手机,屏幕上有三条未读消息,都是王一博发的。
第一条是下午五点:“综艺录完了,在回北京的车上。”
第二条是晚上八点:“你收工了吗?”
第三条是半小时前:“是不是在忙?那我不打扰了。”
肖战撑着地面站起来,手指有点抖,慢慢回:“刚收工,在医院。”想了想又加了句,“刚救回个‘病人’,挺有成就感。”
消息发出去没半分钟,电话直接打了过来。他愣了下,接起来,少年的声音撞进耳朵,带着点急:“医院?你怎么了?”
“不是我,是拍戏。”肖战失笑,靠在墙上缓气,“拍抢救戏,在医院实景地。”
那头松了口气的声音清晰可闻,跟着是低低的埋怨:“说清楚啊,吓我一跳。”
“忘了。”肖战的声音放软,“刚收工,脑子有点懵。”
“累吗?”
“还行。”他踢了踢脚边的铅衣,“就是这衣服太重,压得肩膀疼。”
沉默在听筒里漫开,能听到那边车轮碾过路面的声音。过了会儿,王一博忽然说:“我让助理给你寄了点东西,明天应该到。”
“什么?”
“你用得上的。”少年卖了个关子,声音里带着点笑意,“到了就知道了。”
挂了电话,肖战站在医院的走廊里,晚风从窗户吹进来,带着初秋的凉,却没觉得冷。走廊的灯是暖黄色的,照在空荡荡的长椅上,他忽然想起在《江湖事》剧组的夜晚,也是这样的灯,王一博坐在道具箱上看武打视频,他蹲在旁边啃冷包子,两个人不说话,却觉得踏实。
第二天下午,助理拿着个快递进来,说是王一博助理寄的。肖战拆开,里面是个黑色的礼盒,打开一看,是个颈椎按摩仪,旁边还有一小盒薄荷糖,是他常吃的那个牌子,甚至连口味都分好了——柠檬味的放左边,葡萄味的放右边。
按摩仪的说明书里夹着张便签,是王一博的字,笔锋很利,却写得认真:“问了我姐,说这个牌子好用。别总硬撑。”
肖战把薄荷糖倒进白大褂的口袋里,拿起按摩仪按在脖子上,按下开关的瞬间,温热的力道顺着脖颈蔓延开,连带着心里都暖烘烘的。他拿起手机,给王一博发了张照片——按摩仪放在剧本上,旁边摆着颗柠檬味的薄荷糖。配文:“谢了,很舒服。”
很快收到回复,是个“得意”的表情包,后面跟着句:“医生也要照顾好自己。”
肖战看着屏幕笑,指尖在“发送”键上顿了顿,敲下一行字:“等你回北京,请你吃火锅。”
这次回复快得像怕他反悔:“好。要特辣的。”
“你胃不好,微辣。”
“……行吧。”
放下手机,窗外的阳光正好,透过玻璃落在剧本上,把“救死扶伤”四个字照得发亮。肖战摸了摸口袋里的薄荷糖,柠檬味的清甜在舌尖慢慢散开——原来有些温度,不用靠得很近也能感受到,就像此刻隔着千里的距离,他仿佛也能看到少年在手机那头,对着屏幕撇嘴又忍不住笑的样子。
这条路还长,偶尔会有岔口,偶尔会隔着重山,但只要知道有人在那头等着,等着分享一碗热汤,等着说句“我回来了”,就不算孤单。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1张推荐票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1 谷籽 = 100 咕咕币
已有账号,去登录
又想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