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阳光慵懒地透过高大的玻璃窗,在图书馆泛着陈旧油墨香气的书页上投下斜斜的光影。陈清言坐在靠窗的位置,心脏还在因为刚才那番“学术交流”而微微加速跳动。她强迫自己把注意力拉回眼前的数学习题册上,指尖却无意识地摩挲着书页边缘。李锦江那句“辅助线作错了位置,试试连接对角顶点”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的涟漪尚未平息。她偷偷抬眼,瞥向不远处那个已经重新埋首于厚重奥数书籍的身影。他微低着头,额前的碎发垂落,遮住了部分眉眼,只留下线条清晰的下颌和专注的侧影。图书馆的静谧放大了他翻动书页的沙沙声,也放大了陈清言心底某种难以言喻的悸动。“他……好像也没那么难接近?” 这个念头毫无征兆地冒出来,带着一丝小心翼翼的雀跃。虽然他的话语依旧简洁到近乎吝啬,眼神也还是那副看不透的样子,但他确实解答了她的疑惑,而且……没有不耐烦。陈清言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那点异样,也学着李锦江的样子,试图将全部心神投入到眼前的题目中。有了李锦江的点拨,刚才那道让她卡壳的几何证明题豁然开朗。她拿起笔,按照他提示的辅助线思路,一步步推导,竟然顺畅地证明了出来!一种久违的、攻克难题的成就感油然而生,比暑假通关任何游戏都来得更让她兴奋。“原来……搞懂的感觉这么爽?” 她看着自己写满的步骤,嘴角忍不住上扬。原来学霸的世界,也并非遥不可及的天书。接下来的几天,陈清言像是被打通了任督二脉,或者说,是找到了正确的打开方式。李锦江那本错题集被她翻得快卷了边,成了她的“葵花宝典”。她不再盲目刷题,而是学着李锦江的样子,先死磕概念,弄懂每一个定理、公式的推导过程和应用条件,再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去理解复杂的函数图像或空间关系。遇到实在啃不动的硬骨头,她也不再像以前那样直接放弃或者死记硬背,而是会鼓起勇气,在下课、午休或者放学后,拿着题目去找李锦江。“李锦江,这个三角函数的综合题,我化简到这一步就进行不下去了……” 她的声音起初还带着点试探和紧张。“恒等变换用错了,试试用和差化积公式。” 李锦江通常只扫一眼,就能精准指出要害,言简意赅。“哦!对哦!” 陈清言恍然大悟,立刻埋头修改。偶尔,他也会多问一句:“定义域考虑了吗?” 或者“这个条件有没有利用充分?”,引导她自己去发现疏漏。这种互动逐渐形成了一种微妙的默契。陈清言的问题越来越有质量,不再是毫无头绪的乱撞。而李锦江,虽然依旧惜字如金,眼神也还是那副波澜不惊的样子,但至少,他从未拒绝过她的请教。有时,陈清言甚至能从他快速指出错误时,捕捉到一丝极淡的、类似于“孺子可教”的意味?或许是她的错觉,但这足以让她开心好一会儿。这天课间,陈清言正对着错题本冥思苦想一道数列与不等式结合的难题,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苏宁愿风风火火地冲过来,一把拍在她桌上,吓了她一跳。“清言!重磅消息!” 苏宁愿双眼放光,压低了声音却难掩兴奋,“老王刚宣布,下下周开秋季运动会!”“运动会?” 陈清言眼睛也亮了亮,被难题折磨的神经瞬间松弛下来。这可是高中第一次大型活动!“对啊!项目报名表都发下来了!” 苏宁愿把一张表格拍在陈清言面前,“快看看,我们报什么?女子800米?跳远?还是4x100接力?”陈清言看着表格,也有些跃跃欲试。她初中体育还行,800米能跑个中上水平。然而,她的目光扫过报名要求,忽然定格在某一栏,脸色瞬间垮了下来。“怎么了?” 苏宁愿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哦,这个啊……老王说了,每个项目报不满的话,就由班委指定人选。而且,为了‘增强集体荣誉感,避免有人偷懒’,这次运动会成绩,要按比例折算成分数,计入下个月的……综合素质评价分。”“综合素质评价分?!” 陈清言的声音拔高了八度,引来周围同学侧目。她赶紧压低声音,哭丧着脸,“那玩意儿不是跟评优评先挂钩吗?老王这是要把我们逼上梁山啊!” 她瞬间觉得手里的报名表变得滚烫。她体育不算拔尖,万一被班委硬塞去个不擅长的项目,跑个倒数,岂不是要拉低好不容易有点起色的“综合素质分”?“是啊,” 苏宁愿也愁眉苦脸,“老王还说,班委有优先指定权,特别是那些‘平时学习任务完成不够积极’的同学……” 她意有所指地瞟了一眼陈清言抽屉里塞满的练习卷。陈清言的心一下子沉到了谷底。完了,这不就是冲着她这种“后进生”来的吗?她仿佛已经看到老王眯着眼睛,指着报名表上某个没人报的长跑项目对她说:“陈清言,就你了,锻炼锻炼意志品质!” 她悲愤地趴回桌上,“苍天啊!为什么连运动会都不能让人愉快地玩耍了?”她郁闷地转过头,习惯性地想看看同桌在干嘛,寻求一点“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慰藉——虽然她知道李锦江大概率是不会有这种烦恼的。果然,李锦江正拿着那张报名表,修长的手指在“男子3000米长跑”那一栏点了点,然后拿起笔,在报名人姓名那一格,干脆利落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陈清言:“……” 行吧,学霸的世界,连运动会都是用来刷成就的。似乎是察觉到她过于“哀怨”的目光,李锦江签完名,侧过头看了她一眼。陈清言立刻收回目光,假装研究自己的报名表。“不想被指定?” 清冽的声音响起,带着点陈述事实的平静。陈清言猛地抬头,有点惊讶于他竟然主动搭话,还精准戳中了她的痛点。“当…当然不想啊!万一被塞去个铁人三项怎么办?” 她小声抱怨。李锦江的目光在她纠结的脸上停顿了两秒,然后移向她手中的报名表。“女子项目里,” 他淡淡开口,像是在分析一道概率题,“800米和4x100接力,竞争相对激烈,报名人数可能饱和。”陈清言一愣,不明所以地看着他。李锦江的指尖在表格上轻轻划过,最终停在一个项目上:“跳远。技术性较强,报名人数通常不多,成绩好坏主观因素和临场发挥占比大。” 他顿了顿,补充道,“而且,只要不踩线犯规,一般不会垫底。” 他的语气依旧平静无波,像是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但陈清言听懂了!他在给她指一条“明路”!跳远,报名人少,不容易被指定;技术性强,努力一下或许有惊喜;最关键的是,不容易拿太差的名次拖累综合素质分!陈清言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像发现了新大陆。“对啊!跳远!” 她立刻在女子跳远那一栏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动作快得像怕被人抢了。签完名,她抬起头,脸上是如释重负的笑容,眼睛亮晶晶地看着李锦江:“谢谢你啊,李锦江!你真是……” 她一时想不到合适的词来形容这个外表冷淡内心似乎……有点“狡猾”?或者说“洞察一切”的同桌。李锦江只是微微颔首,算是接受了她的道谢,目光便重新回到了自己的书本上,仿佛刚才只是顺手解决了一道简单的附加题。但陈清言的心情却彻底阴转晴了。运动会报名的压力瞬间消散了大半。她看着报名表上自己签下的名字,又偷偷瞄了一眼旁边那个安静专注的身影。阳光落在他低垂的眼睫上,投下小片阴影,侧脸的线条干净又好看。这个人,好像……总是在她最纠结、最需要一点方向的时候,用他那独特的、理性到近乎冷漠的方式,递过来一根无形的绳索,把她从混乱的泥潭里拉出来一点。无论是错题本,是解题的关键点拨,还是此刻的“跳远建议”。一种微妙的、带着依赖和感激的情绪,如同藤蔓,悄无声息地在心底蔓延缠绕。陈清言握紧了笔,嘴角抑制不住地上扬。分班考的压力依然沉重,老王的“综合素质评价分”威胁也如影随形,但此刻,她心里却莫名地安定下来。她翻开数学书,准备继续攻克下一个难关。窗外,秋日的阳光正好,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点点光斑,空气中仿佛也弥漫着一种名为“希望”的清甜气息。而那个递给她希望的人,就坐在她触手可及的地方。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1张推荐票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1 谷籽 = 100 咕咕币
已有账号,去登录
又想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