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战却不知道,这些突然冒出来、势头不小的CP粉,其实绝大部分源头并非过去的《星星创造营》,而是来自于《烬途》本身那寥寥几次、却威力巨大的路透。
虽然电影拍摄期间安保严格,官方也一再抵制路透,但总有一些模糊的、角度刁钻的片场照片或小视频流传出去。尽管可能只流传出一两次,但“默”与“述”这两个角色之间那种极致拉扯、相依为命、在末日废墟中彼此成为对方光亮的设定,本身就充满了巨大的张力和想象空间。
哪怕只是王一博(默)满身污垢、眼神凶狠却下意识将肖战(述)护在身后的一个模糊剪影; 或是肖战(述)耐心地、一遍遍对着沉默的“默”诉说文明往事的一个背影; 甚至是两人在风沙中互相搀扶着前行的远景……
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已经足够让嗅觉敏锐的CP粉们如获至宝,大喊“好磕”!这种基于强大角色设定和故事内核的CP感,远比单纯综艺里的互动要来得牢固和引人入胜。只是肖战自己身在其中,全心沉浸在表演和与王一博那种微妙的关系中,反而没有意识到外界因此掀起的波澜。
而另一边,酒店房间的空调维修进度,比所有人想象的都要缓慢得多。西北边陲小镇,专业人员和配件调配起来格外麻烦,一拖再拖。
于是,王一博顺理成章地在肖战的房间里,一起住了整整四个晚上。
第一晚的僵硬和尴尬,在第二晚、第三晚……逐渐被一种心照不宣的“习惯”所取代。
肖战从一开始的缩在床沿、一动不敢动,到后来半梦半醒间会无意识地寻找热源,再到最后甚至能背对着王一博安然入睡。 王一博则从最初的“被动”接受,到后来会极其自然地将踢被子的某人捞回来,再到清晨醒来时,会发现自己的手臂不知何时又环住了对方的腰。
一种无声的默契在温暖的被窝和清浅的呼吸间滋生。
两人都绝口不提这诡异的“同居”状态,白天在片场依旧是敬业专业的同事,讨论剧本、对戏,看不出任何异常。但某些细微的东西还是改变了——比如王一博会很自然地把保温杯里岩岩准备好的润喉茶分一半给肖战;比如肖战会在王一博咳嗽时,下意识地就递过去一瓶拧开的水;他们的眼神偶尔会在空中短暂交汇,然后又迅速自然分开,仿佛只是无意。
第四晚,肖战洗完澡出来,看到王一博正靠在床头看剧本,侧脸在暖黄的灯光下显得格外柔和。他擦着头发,很自然地问了一句:“王老师,明天那场雨戏,你觉得默那时候心里除了愤怒,会不会还有点别的?比如……害怕再次失去?”
王一博抬起头,目光从他滴着水的发梢掠过,沉吟了一下:“嗯,应该有一种很深的无力感。愤怒只是表象。”
“我也觉得……”肖战点头,一边擦头发一边思考着走过去,极其自然地坐在了床的另一边,仿佛这个场景已经重复过千百遍。
空气里弥漫着洗发水的清香和一种名为“日常”的宁静。
经过连续几天“不得已”的同居生活,剧组里眼尖的人渐渐察觉出一些微妙的变化。
最初,大家只觉得王一博和肖战是配合默契的同事,表演上碰撞出火花是好事。但渐渐地,尤其是李导,发现这两人之间的气场,似乎变得有些……不一样了。
那是一种很难用语言精确描述的默契和氛围。
比如,一场戏拍完,不需要语言,王一博一个眼神扫过去,肖战就能下意识地把水递到他手里,仿佛演练过无数次。而王一博接过水时,指尖会非常自然地轻轻碰一下肖战的手背,看似无意,却带着一种旁人无法介入的亲昵。
又比如,休息间隙,两人往往不自觉地就坐到一起。可能并不说话,各自看着剧本或发呆,但那种状态是松弛的、自在的,仿佛形成了一个无形的结界,其他人很难贸然插入打扰。有工作人员想过去找王一博对流程,看到他俩那状态,都会下意识地先顿住脚步,犹豫一下。
再比如,有时导演给他们讲戏,说到某个情绪点,两人的目光会不约而同地看向对方,瞬间达成共识,然后同时点头。那种心有灵犀的程度,让李导都暗自啧啧称奇,仿佛他们之间有一套独有的、外人无法破译的密码。
这种变化潜移默化,却逃不过李导这种观察入微的艺术家的眼睛。
他摸着下巴,看着监视器里又一次完美配合、情绪眼神都精准对接的两人,对旁边的副导演低声笑道:“看见没?这俩小子……状态是越来越好了。啧,这化学反应,绝了。当初选角真是选对了。”
副导演也笑:“是啊,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俩一起生活了多少年呢,这默契度。”
李导意味深长地笑了笑,没再说话。他心里门儿清,演员之间能培养出这种“自带结界”般的气场,绝对是下了真功夫的,而且绝不仅仅是 professional 的功夫。这种状态对电影来说,是求之不得的宝藏。
而处于“结界”中心的两人,似乎并未意识到自己成了别人眼中的风景。
肖战只是觉得,和王一博对戏越来越顺畅,那种来自顶级演员的压力感渐渐变成了动力和安全感。和他待在同一个空间里,也不再像最初那样手足无措,反而有种难以言喻的踏实感。
王一博则一如既往的淡然,仿佛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出于对作品的负责。只有偶尔在无人注意的角落,他的目光落在肖战身上时,会流露出一丝极快的、不易察觉的满意和……势在必得。
几天的“同居”像是一剂高效的催化剂,强行缩短了所有社交距离,将他们拉入一个极度亲密的空间里共同生活,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
这种被迫的、高浓度的相处,打破了所有常规的交往步骤,让他们在极短的时间内建立起了旁人难以企及的熟稔和默契。
空调坏得可真是时候。
王一博看着身边正低头认真标记剧本的肖战,阳光透过窗户勾勒出他柔软的髮丝和专注的侧脸,心里如是想着。
这温水,煮得效果显著。青蛙不仅习惯了水温,似乎连厨子本身,也一并习惯了。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1张推荐票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1 谷籽 = 100 咕咕币
已有账号,去登录
又想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