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会结束第二天上午,建设三中高二A班的同学们都还沉浸在昨天运动会的快乐之中。
大胃袋的声音划过,同学们一下子就清醒了。
“咳咳……今天下午第二节课,我们去大电教上文理分班班会课,你们的意向表我已经抽空看过了,下午我们再详细讨论哈!”
话音刚落,教室里又瞬间炸开了锅。
刚刚还洋溢着的轻松氛围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此起彼伏的惊讶与议论。
教室里的喧闹声像被按下了放大键,原本还残留着运动会喜悦的空气,瞬间被文理分班班会的消息搅得翻涌起来。
白益云捏着桌角的运动会金牌,冰凉的金属触感与掌心的温度交织,耳边是同学们叽叽喳喳的议论,像秋日里枝头聒噪的麻雀,让他原本平静的心泛起了涟漪 。
“我艹!”庄傅小声低语,“阿云,阿云,你我都报了理科,宋怀瑾报的什么?”经过了几周的相处,庄傅自认为自己和宋怀瑾的关系已经很好了。
白益云回答,“他也报的理科,和我们一样。”
时间过得很快,似乎一眨眼就过去了。
下午第一节课的下课铃打响,同学们慢慢悠悠地往大电教走去。
宋怀瑾算是走的比较快的,他按照约定,给白益云占了一个最后一排的位置,自己便坐到了白益云的旁边。
过了一会儿,白益云也来了。
“你还记得这事,我都快忘了!”白益云震惊道。
宋怀瑾微微一笑,“我做的承诺,我肯定会遵守,要不我打我自己的脸?”,他开玩笑的语气中又带着几分认真。
白益云还没来得及回话,上课铃就打响了。
大胃袋抱着一大叠意向表从门口进来,“提前说一下,分班结果会在周五公布,这两天大家正常上课,不用太焦虑。不管分到哪个班,都是新的开始,希望大家都能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好好努力 。我就用这节课简单和你们聊聊,有问题,你们也可以提出来哈!”
大胃袋将意向表放在讲台上,指尖在键盘上敲击几下,大屏幕上随即跳出文理分班的统计数据。
“从大家的意向表来看,选理科的同学占了多数,62个人里有41个选理,21个选文。”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台下,“选文科的同学里,有几个平时理科成绩不错的,等下可以说说自己的想法,给其他还在犹豫的同学做个参考,在这节课下课之前数据都是可以改的。”
宋怀瑾的笔在笔记本上轻轻转着,侧头看向白益云,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声音说:“还好,我们都在理科阵营里。”
白益云点点头,视线却不由自主地飘向斜前方的黄萱萱——她的名字赫然出现在文科意向名单的第一个。
运动会上,黄萱萱作为班级的短跑主力,冲刺时飞扬的马尾和灿烂的笑容还清晰地印在他脑海里,如今却要和她分属文理两个方向,心里莫名泛起一丝失落。
“有没有同学想分享一下自己选文理科的理由?”大胃袋的声音拉回了众人的注意力。
坐在前排的张欣语率先举手,她站起身,马尾辫随着动作轻轻晃动:“我选文科是因为真的很喜欢历史和语文,每次读史书里那些波澜壮阔的故事,都觉得特别有感染力,而且我以后想当一名编辑,文科更符合我的职业规划。”
她的话音刚落,选理科的张昊立刻站起来反驳:“可是文科就业面太窄了吧,理科能选的专业多,像计算机、医学这些,以后找工作都容易。”
这话一出,教室里顿时分成两派,选文科的同学纷纷为自己辩护,选理科的则不甘示弱,争论声越来越大。
庄傅在后面急得直拍桌子:“张昊你这话就不对了,现在文科也有很多热门专业,比如新媒体、法学,怎么就就业窄了?”
他转头看向白益云,“阿云,你说是不是?”白益云还没来得及开口,宋怀瑾就先接过话茬:“每个人的选择都有自己的理由,不管选文还是选理,只要能坚持下去,都能有好的发展。”
大胃袋抬手示意大家安静:“大家说的都有道理,选文理科没有绝对的对错,关键是要结合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比如有的同学理科思维强,数学物理成绩拔尖,选理科自然更有优势;有的同学擅长记忆和理解,对人文社科类的知识感兴趣,选文就更合适。”他拿起一叠意向表,“我看了你们的意向表,发现有几个同学很纠结,既喜欢理科的逻辑推理,又放不下文科的诗词歌赋,比如林晓晓同学,你要不要说说你的想法?”
林晓晓站起来,声音有些犹豫:“我...我数学和语文成绩都差不多,不知道该选哪个,我怕选了理科以后跟不上,选文科又觉得可惜。”
大胃袋温和地说:“这种情况很常见,你可以试着分析一下自己的潜力。比如在理科学习中,你是觉得解题的过程很有成就感,还是觉得背诵文科知识点更轻松?另外,也可以想想自己以后想从事什么行业,朝着目标去选择,就不会那么迷茫了。”
教室里渐渐安静下来,同学们都陷入了沉思。
白益云低头看着自己的笔记本,脑子里开始想。
他从小就对物理很感兴趣,喜欢探究宇宙的奥秘,每次解开一道复杂的物理题,那种成就感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
但他也喜欢语文,尤其是古诗词,闲暇时总爱捧着诗集细细品读。
不过相比之下,他还是更倾向于理科,就像宋怀瑾说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宋怀瑾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悄悄在笔记本上写了一行字:“不用纠结,跟着自己的心走就好。”
白益云抬头看向他,正好对上他温柔的目光,心里瞬间对上下来。
这时,大胃袋又开口了:“接下来,大家可以和身边的同学互相交流一下,说说自己的选择和理由,也许能帮到那些还在犹豫的同学。”
话音刚落,教室里又热闹起来。庄傅立刻凑到白益云和宋怀瑾身边,兴奋地说:“太好了,以后我们三个还能在一个班,到时候可以一起刷题,一起冲刺高考!”
宋怀瑾笑着点头:“没问题,不过你上课可得认真听讲,不然到时候跟不上我们的进度。”
庄傅不好意思地挠挠头:“知道了知道了,以后我一定好好学习,绝对不拖你们后腿,而且再怎么说我的成绩只要不放在重点班也不算差吧~”
白益云看着两人打闹的样子,嘴角忍不住上扬。
他转头看向黄萱萱,发现她正和旁边的同学讨论着什么,脸上带着坚定的笑容。
或许,分班并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不管大家选择了哪条路,都会在各自的赛道上发光发热。
突然,大胃袋的声音再次响起:“好了,时间差不多了,这节课就到这里。如果还有同学有疑问,可以课后来找我。记住,无论最终分到哪个班,都要保持积极的心态,认真对待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他收拾好东西,走出了教室。
下课铃响起,同学们陆续走出大电教。
庄傅勾着白益云和宋怀瑾的肩膀,兴致勃勃地说:“走,我们去小卖部买瓶饮料,庆祝一下!”宋怀瑾点点头,白益云也笑着答应。
三人并肩走在校园里,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庄傅还在滔滔不绝地规划着以后的学习计划,宋怀瑾偶尔插几句话,白益云则静静地听着,心里充满了期待。
他低头看了看手指,又抬头望向远方,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在理科的道路上,和朋友们一起努力拼搏的模样。
“对了,”宋怀瑾突然停下脚步,看向白益云,“周五公布分班结果的时候,我们一起来看,好不好?”
白益云笑着点头:“好啊,到时候不管结果如何,我们都一起面对。”
庄傅在一旁嚷嚷道:“还有我还有我,我们三个必须一起!”
三人相视一笑,继续往前走。
微风拂过,带着淡淡的花香,吹散了分班带来的焦虑,只留下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白益云知道,无论分班结果怎样,这段珍贵的友谊,还有自己对理科的热爱,都会支撑着他在接下来的高中生活里,勇敢地走下去,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前进 。
走了没几步,庄傅突然想起什么,一拍脑袋:“哎呀,我差点忘了,今天晚上有数学晚自习,老师要讲卷子,我们得赶紧回去准备一下。”
宋怀瑾无奈地摇摇头:“就你记性差,还好我提醒过你。”
白益云笑着说:“没事,我们现在回去还来得及。”
三人加快脚步,买完饮料后,朝着教室的方向走去。
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三个并肩的身影,在校园的小路上,构成了一幅温暖而充满希望的画面。
白益云心里默默想着,不管未来有多少挑战,只要有身边这些朋友的陪伴,他就有勇气去面对,去迎接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
接下来的两天,教室里的气氛格外微妙。
同学们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讲,下课却不再像以前那样打闹,而是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分享着对未来的憧憬和担忧。
白益云和宋怀瑾依旧每天一起去网吧,打打游戏,看看网课,写写作业;庄傅则时不时地拉着两人,规划着分班后的篮球赛;李响报的是文科,便也开始主动向文科成绩好的同学请教学习方法,为即将到来的文科学习做准备 。
终于,周五来临了。
早上第一节课前,分班结果张贴在了教学楼前的公告栏上,同学们像潮水般涌了过去,里三层外三层地围在公告栏前,紧张地寻找着自己的名字。
白益云、宋怀瑾、庄傅也挤了进去。
庄傅个子高,一眼就看到了自己的名字,兴奋地大喊:“我在理科二班!阿云、怀瑾,你们快看,我在理科二班!”
白益云和宋怀瑾赶紧凑过去,在理科二班的名单里找到了自己的名字,两人相视一笑,眼里满是喜悦。
“太好了,我们在一个班!”白益云激动地说,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庄傅拍了拍白益云的肩膀,笑着说:“以后我们就是理科班的学霸,咱们互相加油,下次考试比一比谁的成绩更好!”
白益云笑着点头,开玩笑道:“好啊,到时候可别输了哭鼻子。”
回到教室后,同学们都在收拾自己的东西,准备搬到新的班级。
白益云和宋怀瑾一起收拾着课本和文具,庄傅在一旁叽叽喳喳地规划着新班级的座位,“我们一定要坐在一起,最好是靠窗的位置,上课累了还能看看窗外的风景。”
李响则在收拾东西的时候,把自己的历史笔记递给了白益云:“这是我整理的历史笔记,里面有很多重点和易错点,你要是以后想了解历史知识,可以看看。”
白益云接过笔记,心里暖暖的:“谢谢你,我也把我的物理错题集给你,要是你学理科的朋友有需要,也能帮上忙。”
很快,教室里的东西都收拾好了,同学们背着书包,朝着新的班级走去。
白益云、宋怀瑾和庄傅并肩走在走廊上,李响跟在他们身后,虽然即将分开,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满是期待 。
理科二班的教室在三楼,走进教室,里面已经有不少同学在收拾东西了。
白益云和宋怀瑾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庄傅则坐在了他们旁边。
新班级的同学们都很热情,主动过来打招呼,很快,教室里就充满了欢声笑语。
“以后我们就是同学了,大家多多关照!”一个戴眼镜的男生笑着说,他叫张浩,之前在隔壁班,物理成绩很突出。
“以后大家一起讨论题目,共同进步!”宋怀瑾笑着回应,很快就和同学们熟络起来 。
就在这时,张欣语和林晓晓边说话,边从门口走进来。
林晓晓在之前班会课下课之前,在再三犹豫之下还是填了理科。
她当时想,张欣语也选的是理科,既然犹豫不决,那就跟着好朋友走吧!
而李响也在文科一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新班级的同学们都很友好,主动和他交流历史知识,让他很快就融入了新的集体。
文科班的课堂氛围格外活跃,历史老师风趣幽默,总能把枯燥的历史事件讲得生动有趣,让李响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
分班后的日子里,虽然大家在不同的班级,但曾经的友谊并没有因此变淡。
课间休息时,白益云、宋怀瑾和庄傅会一起去操场散步,偶尔会遇到几个之前A班的同学,几人相视一笑,简单的问候里满是默契;午休时间,他们会约在食堂一起吃饭,分享着各自班级的趣事,仿佛又回到了曾经的高二A班 。
理科二班的学习节奏很快,每天都有做不完的练习题和讲不完的知识点。
白益云的物理成绩起初有些跟不上,宋怀瑾就每天放学后留下来,帮他讲解难点;庄傅的数学成绩不太理想,张浩主动提出和他组成学习小组,一起讨论解题思路。
在大家的帮助下,白益云和庄傅的成绩都有了明显的提升 。
一次物理周测,白益云的成绩进入了班级前五,他拿着试卷,兴奋地跑到宋怀瑾面前:“太好了,我终于赶上了!谢谢你这段时间的帮助。”
宋怀瑾笑着揉了揉他的头发:“这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以后继续加油,我们争取一起进入年级前五。”
庄傅也凑了过来,手里拿着数学试卷,脸上满是得意:“你们看,我的数学成绩也进步了,张浩教我的解题方法太好用了,以后我也是数学学霸了!”
三人相视一笑,眼里满是对未来的期待 。
文科一班的学习氛围也十分浓厚,李响在历史老师的指导下,参加了学校的历史知识竞赛。
为了备战竞赛,他每天放学后都泡在图书馆里,查阅各种历史资料,整理知识点。
白益云他们得知后,每天都会给李响带一杯热牛奶,鼓励他好好备战。
竞赛那天,李响带着大家的祝福走进了考场。
凭借着扎实的知识储备和灵活的应变能力,他最终获得了竞赛一等奖。
当他拿着奖状回到学校时,白益云、宋怀瑾和庄傅早已在操场等他,手里还拿着一个小小的蛋糕。
“恭喜你获得一等奖!”三人异口同声地说,脸上满是喜悦。
李响感动得眼睛都红了,他接过蛋糕,笑着说:“谢谢你们,要是没有你们的鼓励,我也不会取得这么好的成绩。”
四人坐在操场的看台上,分享着蛋糕,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温暖而美好 。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1张推荐票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1 谷籽 = 100 咕咕币
已有账号,去登录
又想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