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 系统
  • 宋体
  • 楷体
A- 16 A+

(五)教皇

书名:愚人之旅 作者:Nietzscher 本章字数:3494 广告模式免费看,请下载APP

(五)教皇

在SOM工作不到一个月,肖战就被王一博带上了飞往北京的湾流。航线图上的距离很短,心理上的跨越却很长。SOM总部在上海,王一博的根却在北京。肖战除了学生时代旅行来过,是第二次踏足这座沉淀了太多历史的城市,空气里似乎都飘着陌生的、厚重的尘埃。

下榻之处是颐和园畔的安缦。青砖灰瓦,庭院深深,时光在这里仿佛被精心折叠过,缓慢流淌。推开雕花木窗,昆明湖的波光与佛香阁的飞檐便框入眼帘,带着旧时皇家的气度与沉静。肖战站在窗边出神,王一博从身后走近,手臂很自然地环过他的腰,温热的掌心熨帖地覆在他小腹,下巴轻轻搁在他肩窝,指向远处玉泉山的轮廓:“小时候翻墙进去玩过,被警卫追着跑。”声音里带着一丝久违的、近乎孩子气的笑意。肖战身体微僵,随即在那熟悉的体温和气息里放松下来,后背微微靠进身后坚实的胸膛。一种奇异的感觉弥漫开——此刻的王一博,似乎卸下了“皇帝”的权杖,显露出内里更真实、也更陌生的部分。

——————————

会议密集。王一博在北京的行程被分割成精确的模块,穿梭于金融街的摩天大楼与隐秘的会所之间。肖战大部分时间留在安缦,在静谧的庭院里对着笔记本电脑修改设计稿,或是在翻看那些王一博特地给他买的泛着旧纸香的线装书。这里的宁静与外面那个庞大商业帝国的喧嚣气息,形成了奇异的对比。

一个难得的午后,王一博推掉了后面的安排。“带你转转。”他换了件质地柔软的浅灰色羊绒衫,少了些商务场合的锐利,多了分闲适。

没有司机,没有助理。王一博不知从哪里弄来两辆老式的二八自行车,锃亮的车铃清脆作响。阳光很好,穿过胡同里老槐树新绿的枝叶,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他们沿着后海北沿骑行,风拂过耳畔,带着初夏特有的温煦和湖水的微腥。肖战骑得不熟练,车把微微摇晃,但肖战却笑弯了眼睛,一排贝齿舒展,像是清纯阳光的大学生。王一博愣神看着肖战那迷人的甜笑,放慢速度,始终与他并行,偶尔在他快要歪倒时,伸出手臂稳稳地扶一下他的腰侧,或轻拍一下他的背脊,低笑一声:“看路。”

“我小时候,”王一博的声音混在风里,显得有些飘忽,“就在这一片胡同里钻来钻去。爷爷家在西城,放学就骑着车满城疯跑。”他指了指远处一片被围挡起来的工地,隐约可见旧时王府的规制,“那会儿还没拆,门槛高得能绊倒人,院里有棵好大的海棠树,春天落一地粉白的花瓣。”

肖战想象着那个画面:小小的王一博,骑着比他矮不了多少的二八车,穿行在迷宫般的胡同里,身后是落日熔金,是四合院升起的炊烟。那画面温馨,却又带着一种奇异的孤独感。这也是肖战第一次听王一博说这么多的话。

“后来呢?”肖战轻声问,车轮碾过一块凸起的石板,车身晃了晃。

王一博稳稳地控着车把,侧头看他一眼,眼神平静无波:“后来?初中没念完就出去了。爷爷走之后,这里……”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那些被改造得面目全非或正在消失的胡同,“就只是地图上的一个点而已。”语气平淡,却像细针,轻轻刺了肖战一下。那是一种被连根拔起后,对故土熟悉又陌生的疏离。王一博的疆域遍布全球,他最初的根,却早已模糊不清。

——————————

暮色四合,灯影初上。王一博带他拐进东城一条不起眼的胡同深处。朱门紧闭,铜环肃穆,只在门楣一角,悬着一块小小的、不起眼的木牌。没有霓虹,没有招牌,只有一种内敛的、沉淀了时光的气韵。

推门而入,是另一重天地。庭院深深,回廊曲折,灯光幽暗,只照亮脚下青石板路和廊柱上斑驳的彩绘。空气里浮动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的香气,是时间的味道,是无数道工序沉淀下来的醇厚。

落座于布置清雅的包间,穿着素净旗袍的服务员无声穿行。王一博没看菜单,只低声交代了几句。菜肴依循旧法古制,一点点端上。没有炫技的雕琢,没有奇珍异兽的堆砌,只有选料之精、做工之细、本味之纯,在朴素的器皿中静静呈现。

一道奇特的菜品被端上。服务员托着青花瓷盘,步履轻盈。盘中是一团炸得蓬松如云絮的粉丝,旁边配着一小碗浓稠的芡糊,隐约可见细如发丝的鸡胸肉、翠绿的黄瓜丝和橙红的胡萝卜丝。服务员手腕轻抬,热芡如瀑浇下,瞬间覆没了蓬松的银丝。奇异的事情发生了:那蓬松的粉丝仿佛被热力瞬间驯服、消融,与三丝芡糊浑然一体。

“尝尝。”王一博示意,指尖在桌面上轻轻点了点,目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肖战舀起一勺。入口,全然不是想象中的糊状或羹状。舌尖触到的,是难以言喻的奇妙口感——芡糊裹挟着食材,却又无比清爽;粉丝仿佛化入无形,只留下一种柔韧的、滑嫩的、极富弹性的触感,混合着鸡丝的鲜嫩、黄瓜的清香和胡萝卜的微甜。那鲜味纯粹而内敛,从口腔一路滑下,直抵腹中,留下温润熨帖的满足感,毫无负担。他是重庆人,吃惯了辛辣重口,竟也品得出其中滋味。一道菜,蕴含了如此深厚的功力和对食材本味的极致尊重。

“天然纯朴,不尚虚浮。”王一博缓缓道,像是在念诵某种古老的训诫,目光落在肖战脸上,“这里,守的就是这个。外面分号开得再大,有些东西,只有回到这老院子,守着这点‘笨’功夫,才传得下去。” 他的眼神深邃,这番话,像是在说菜,又像是在说别的什么。

肖战心头微震。他看着王一博在幽暗灯光下的侧脸,那冷硬的线条似乎也因这院落、这菜肴、这传承的厚重而柔和了几分。王一博的世界,是冰冷的数字、庞大的资本、高效的运转。而在这里,在这方寸之地,时间被拉长,一切回归到最本质的“守”与“传”。这笨拙的坚守,如同那道菜里化于无形的粉丝,看似消失,却构成了最核心的筋骨和口感。它是否也构成了王一博内心深处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那个被过早拔离故土、在异国独自长大的少年,是否也在某些时刻,渴望这种笨拙而坚定的归属?

王一博似乎察觉到他长久的注视,转过头。四目相对,空气仿佛凝滞了一瞬。没有了以往的威压,此刻的王一博,眼神里带着一种肖战从未见过的、近乎坦诚的疲惫和一丝……寻求理解的微光?像跋涉已久的旅人,终于寻到一处可以卸下些许行囊的驿站。肖战的心像被那目光轻轻攥了一下,一种酸涩又温热的情绪悄然滋生。

他低下头,又舀了一勺那奇妙的融合体。温热的食物滑入喉咙,带来熨帖的暖意。这顿饭,吃的不仅是失传的技艺,更是王一博向他袒露的一角过往,一种深埋于强悍表象之下、关于“根”与“守”的孤独与渴望。肖战忽然明白,王一博带他来这里,不仅仅是为了品尝美食。他是想让他看见,在那位掌控一切的“皇帝”之前,那个在胡同里骑车、在海棠树下奔跑、最终又漂泊无依的少年。王一博,你也才27岁呀,肖战想着。

回安缦的路上,两人沉默地坐在车里。窗外是流光溢彩的现代都市,车内却萦绕着胡同深处的古意和那醇厚滋味的余香。肖战靠在王一博身上,手指无意识地在他的膝盖上划着那道菜里粉丝被热力驯服、化于无形的轨迹。王一博闭目养神,眉宇间是卸下部分重担后的松弛,偶尔车窗外灯光扫过,能看见他搁在肖战大腿上肆意揉捏的大手:“肖战,你的味道,也很好。”肖战害羞又恼怒地捶了王一博一拳,王一博低低笑了,复又握住了他的手。

回到颐和安缦,夜色已深。王一博站在庭院里,对着夜色中沉默的颐和园轮廓,背影挺拔依旧,却仿佛融入了那无边的夜色与历史的厚重里,带着一种沉静的疲惫。

肖战看着那个背影,心脏在胸腔里有力地跳动。今晚的胡同,那些清淡却神奇的菜,还有王一博卸下盔甲后流露出的孤独与渴望,像温润的暖流,融化了肖战心头的最后一丝犹豫。他想起了自己那烟火气十足的故乡。

他深吸一口气,走到王一博身后。夜风吹拂着他的额发。

“一博。”肖战的声音不大,在寂静的夜里却格外清晰。

王一博闻声转过身,眼中带着询问。

肖战迎上他的目光,鼓足了勇气,嘴角扬起一个温软而坚定的弧度:“下次……跟我回重庆看看吧。我想带你去看看我长大的地方,看看嘉陵江,吃吃真正的火锅,爬爬南山……那里,是我的根。”

王一博明显怔了一下,深邃的眼眸凝视着肖战,仿佛在确认他话语里的分量。露台柔和的灯光勾勒着肖战认真的脸庞,那双眼睛里盛满了诚挚的邀请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时间仿佛凝固了几秒,只听得见远处湖水微澜的声音。

然后,王一博的唇角,极其缓慢地,向上弯起一个弧度。那笑容很浅,却像破开厚重云层的月光,带着一种肖战从未见过的、纯粹的暖意,甚至驱散了他眉宇间残留的疲惫。他没有立刻回答,只是伸出手,用温热的手指轻轻拂过肖战的脸颊,最后停留在他的下颌,拇指的指腹极轻地摩挲了一下。

“好。”他低声应道,声音低沉而清晰,带着一种尘埃落定般的承诺,“肖老师,去你的重庆。”

夜风裹挟着湖水的微腥拂过,吹动了肖战的衣角,也吹动了他心底那片柔软的涟漪。那份合同签下的,不仅是设计师的才华;这趟旅程,他签收的,是王一博递来的、带着岁月尘埃与孤独体温的,通往他灵魂深处的钥匙。而现在,他也要亲手,把属于自己世界的钥匙,交到对方手中。

您看的是关于博君一肖的小说,作者精巧的在章节里包含了博君一肖等元素内容。

感谢您的支持和推荐哦~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0 推荐票
1 2 3 4 5 全部

1张推荐票

非常感谢您对作者的谷籽投喂~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0 咕咕币
1谷籽 3谷籽 6谷籽 13谷籽 70谷籽 150谷籽

1 谷籽 = 100 咕咕币

找回密码

又想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