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 系统
  • 宋体
  • 楷体
A- 16 A+

第一章死亡与新生

书名:雪豹之予你初辉 作者:渡蘅 本章字数:3642 广告模式免费看,请下载APP

手术室的灯光刺眼而冰冷。

沈予初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完成了最后一台急诊手术。连续三十六小时的高强度工作,让她的视线开始模糊,耳边监护仪的滴滴声仿佛来自遥远的地方。

“沈医生,你没事吧?”护士小林担忧地看着她苍白的脸。

“没事……”沈予初勉强笑了笑,摘下沾血的手套,“只是有点累,休息一下就好。”

她扶着墙慢慢走向值班室,脑海里却浮现出今天救治的那个老兵。老人紧紧抓住她的手,喃喃说着抗战时期的往事,那些枪林弹雨中的生死瞬间。

“要是能在那个年代,我一定能救更多人……”这个念头一闪而过,沈予初不禁苦笑。现代医疗条件这么好,自己都已经累成这样,真要回到过去,怕是也撑不了多久。

值班室的门在身后关上,世界突然安静下来。沈予初瘫倒在床上,连白大褂都来不及脱。闭上眼睛,孤儿院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那些饥寒交迫的夜晚,那些拼命读书的日夜,那些为了成为一名医生所付出的一切努力……

“终于…可以休息了……”她喃喃自语,意识逐渐模糊。

剧烈的疼痛突然从胸口传来,仿佛有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了她的心脏。沈予初猛地睁开眼睛,却发现自己无法呼吸,也无法呼救。视线中的天花板开始旋转、变暗……

最后映入眼帘的,是床头那张她和孩子们合影的照片——那些她曾在孤儿院照顾过的孩子们,如今都已长大成人。

“对不起,不能再…照顾你们了……”

这是她失去意识前的最后一个念头。

---

刺骨的寒冷将沈予初唤醒。

她猛地睁开眼睛,发现自己不在医院值班室,而是躺在一片冰冷的青石板上。鹅毛大雪纷纷扬扬落下,覆盖了她的身体。

“怎么回事?”她想说话,却发现自己发出的竟是稚嫩的童声。

沈予初惊恐地低头看向自己的手——那是一双小孩子的手,冻得通红,瘦小而脆弱。

她挣扎着坐起来,环顾四周。眼前是一座气派的宅邸,朱红色的大门上方悬挂着匾额,上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周府”。

记忆如碎片般涌入脑海——《雪豹》电视剧的情节、自己作为医生的记忆、还有这个七岁小女孩零星的记忆:战乱、逃亡、饥饿、寒冷……

“我穿越了…而且还变成了孩子?”沈予初难以置信地喃喃自语,声音稚嫩而颤抖。

更让她震惊的是,她意识到自己穿越到的不是别的时代,正是她不久前还在看的电视剧《雪豹》的世界。而眼前的周府,很可能就是周继先的家——那个养育了周卫国、刘远、刘志辉的周家!

“有人吗?救命……”她试图呼救,但声音微弱得几乎听不见。身体冻得僵硬,每动一下都如同针扎般疼痛。

就在她意识即将再次模糊之际,周府的大门“吱呀”一声打开了。

一个十来岁的男孩探出头来,看到倒在雪地中的小身影,顿时惊呼起来:“父亲!门外有个小女孩!她快冻死了!”

很快,几个身影匆匆走出大门。为首的是一位四十多岁、面容儒雅的中年男子,他身着长袍,外披一件厚实的毛领大氅,神情威严而不失温和。

“快把她抱进去!”男子立即吩咐道,声音沉稳有力。

一个稍大些的少年迅速脱下自己的外衣,包裹住沈予初冻僵的身体,小心翼翼地将她抱起。沈予初在朦胧中看到少年坚毅的下巴和关切的眼神。

“远儿,去请李大夫来。”中年男子对另一个少年吩咐道,随即转向抱着沈予初的少年,“文儿,小心些,别碰伤她。”

文儿?远儿?沈予初的意识虽然模糊,但听到这两个名字,心中顿时一震——这果然是周家!抱她的应该是少年周文(后来的周卫国),跑去请大夫的则是刘远。

她被抱进一间温暖的客房,佣人们迅速拿来热水和厚被子。周继先亲自检查她的状况,眉头紧锁。

“可怜的孩子,几乎冻僵了。”他叹息道,用手试了试沈予初额头的温度,“快去煮些姜汤来。”

沈予初努力想开口道谢,却只能发出微弱的呜咽声。周继先温和地拍拍她的肩膀:“别怕,孩子,在这里你很安全。”

不久后,李大夫赶到,为沈予初做了详细检查。

“周先生,这孩子严重冻伤且营养不良,但幸运的是没有生命危险。”李大夫说道,“需要好生调养一段时间。”

周继先点点头:“有劳李大夫开药方了。”

待大夫离开后,周继先坐在床边,温和地问已经稍微恢复些精神的沈予初:“孩子,你叫什么名字?家在哪里?”

沈予初张了张嘴,脑海中突然浮现出这个身体原主的记忆碎片:“我…我叫沈予初……没有家……”

她说的是实话——无论是这个身体的原主,还是她自己的前世,都是无父无母的孤儿。

周继先眼中闪过一丝怜悯:“那你先前是怎么生活的?”

“娘亲…病死了……爹爹打仗…没回来……”沈予初断断续续地说着原主的记忆,眼泪不由自主地滑落——既为这个可怜的孩子,也为她自己突如其来的命运转变。

周继先沉默片刻,然后温和地说:“既然如此,你就先在周府住下吧。好好养病,别的以后再说。”

这时,门外探进两个小脑袋。一个是刚才抱她进来的少年周文,约莫十岁光景;另一个是稍小些的男孩,七八岁模样,眼睛大大的,充满好奇。

“父亲,她没事吧?”周文问道,语气中满是关切。

“这位妹妹还好吗?”小些的男孩也小声问道。

周继先招招手让两个孩子进来:“这位是沈予初小姐,比志辉你还小一岁呢。予初,这是犬子周文,这是刘志辉。”

刘志辉!沈予初的心脏猛地一跳。这就是那个在电视剧中忠诚勇敢、最终与周卫国并肩作战的刘志辉?现在他还是个眼睛圆圆的小男孩?

“你、你们好……”沈予初怯生生地说。

刘志辉凑近些,认真地看着她:“你别怕,以后有我们保护你!”

周文也点头道:“对,在上海没人敢欺负周家的朋友。”

正说着,刘远请完大夫回来了。这是个约莫十二岁的少年,神情比同龄人成熟许多。

“李大夫已经开好药方,我已经让下人去抓药了。”刘远汇报道,然后看向沈予初,露出温和的笑容,“你感觉好些了吗?”

沈予初点点头,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些在电视剧中她再熟悉不过的角色,如今真实地站在她面前,而且如此善良热情。

周继先看着几个孩子,似乎做出了什么决定:“予初,在你找到家人之前,就把我们周家当作自己的家吧。远儿、文儿、志辉,你们要像对待妹妹一样照顾予初,明白吗?”

“是,父亲!”三个男孩齐声应道。

刘志辉尤其兴奋:“我终于不是最小的了!我有妹妹了!”

众人都笑了起来,连虚弱的沈予初也忍不住嘴角上扬。

然而欢笑之下,沈予初的心中却波澜起伏。她清楚地知道这些人的命运——周卫国将经历爱侣惨死、断臂之痛;刘远将从事危险的地下工作;刘志辉将在国共之间艰难抉择;而周继先最终会为保全家国大义而跳楼殉国……

“既然我来到了这里,知晓未来,”沈予初暗下决心,“我一定要尽我所能,改变他们的命运!”

但这个念头刚起,七岁身体的疲惫和虚弱就席卷而来。她在温暖的房间和安心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又睡着了。

这一次,她没有做噩梦,而是梦见了阳光明媚的花园,四个孩子在其中奔跑嬉戏……

---

当沈予初再次醒来时,已是次日清晨。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进房间,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药香。

一个丫鬟见她醒了,急忙上前:“沈小姐,您醒了?老爷吩咐了,您要是醒了就先喝药,然后吃点粥。”

在丫鬟的帮助下,沈予初勉强坐起来,喝下了那碗苦得让她皱眉的药汁。随后是一碗温热香甜的米粥,让她感觉好了许多。

刚用完早餐,房门就被轻轻推开。刘志辉的小脑袋探了进来:“予初妹妹,你好些了吗?”

沈予初点点头:“好多了,谢谢志辉哥哥。”

这个称呼让刘志辉顿时眉开眼笑:“太好了!二哥和大哥哥说等你好了,带你去院子里玩呢!”

正说着,周文和刘远也走了进来。周文手里拿着一个小风车:“看,这是我让下人做的,送给你。”

刘远则拿着一本书:“若是觉得无聊,可以看看书。听说你识字?”

沈予初这才想起,这个身体的原主虽然年纪小,但因为父亲曾是教书先生,确实识字。而她自己更是拥有医学博士的知识储备。

“谢谢文哥哥,远哥哥。”她乖巧地道谢,接过礼物。

三个男孩围在床边,你一言我一语地介绍起周家和上海的情况。沈予初虽然通过电视剧对背景有所了解,但还是认真听着,不时提问。

通过交谈,她得知现在是1925年冬,距离淞沪抗战还有六年多时间。周文十四岁,刘远十六岁,刘志辉八岁,而她这个身体才七岁。

“予初妹妹,你将来想做什么?”周文突然问道。

沈予初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想学医,当医生,救死扶伤。”

这个回答让三个男孩都惊讶地睁大了眼睛。在那个年代,女子学医已是罕见,更别说一个七岁女孩就有如此明确的目标。

刘远赞赏地点头:“有志气!将来你一定能够成为出色的医生。”

周文也附和道:“没错!我们周家的人说到做到!”

刘志辉则拉着她的手,认真地说:“那你以后要教我医术哦!我也要救人!”

看着眼前这群热血少年,沈予初的眼眶微微湿润。在前世,她从未体验过这样的家庭温暖和兄弟情谊。

但欣喜之余,一丝忧虑也爬上心头——她真的能改变既定的命运吗?还是说,无论她如何努力,历史的车轮仍会沿着原有轨迹前进?

“予初,你怎么了?哪里不舒服吗?”细心的刘远注意到她的异样。

沈予初摇摇头,勉强笑道:“没有,只是有点想家……”

周文拍拍胸脯:“从今以后,周家就是你的家!我们是你的哥哥!”

刘志辉也凑过来,小声说:“我会保护你的,永远都会。”

望着孩子们真诚的眼睛,沈予初暗下决心——无论未来多么艰难,她都要竭尽全力保护这个家,保护这些她已在屏幕上为之落泪过的人们。

命运的齿轮,似乎因她的到来,已经开始悄然转变。

您看的是关于穿书的小说,作者精巧的在章节里包含了穿书,勤奋更新等元素内容。

感谢您的支持和推荐哦~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0 推荐票
1 2 3 4 5 全部

1张推荐票

非常感谢您对作者的谷籽投喂~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0 咕咕币
1谷籽 3谷籽 6谷籽 13谷籽 70谷籽 150谷籽

1 谷籽 = 100 咕咕币

找回密码

又想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