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的风还带着燥热,卷着香樟树的叶子,在江城一中的校园里打着旋。
高一(1)班的门敞开着,新入学的喧闹像被按了放大键,桌椅挪动的声响、陌生同学的寒暄声,混着窗外聒噪的蝉鸣,织成一张粘稠的网。
王一博背着单肩包,慢悠悠地晃进教室。白色T恤的袖口随意卷到小臂,露出线条利落的手腕,额前的碎发被风吹得有些凌乱,却丝毫不影响他眼里那股漫不经心的拽劲。
他扫了一眼教室里密密麻麻的座位,最后落在靠窗的最后一排
——那里还空着一个位置,靠着墙,能看清整个教室的动静,也能随时走神看窗外。
“同学,这里有人吗?”
他放下书包,声音带着河南人特有的醇厚,却又故意放得硬邦邦的,透着股生人勿近的气场。
同座正在整理书本的男生抬起头,露出一张白净的脸,眉眼温和,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
“没人,你坐吧。”声音软软的,尾音带着点重庆方言特有的调子,像浸了温水的棉花。
王一博“嗯”了一声,没再多说,弯腰把书包塞进桌洞,动作利落得不带一丝拖泥带水。
他坐下后,没去看身边的男生,而是从口袋里摸出手机,指尖飞快地滑动着,仿佛周遭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身边的男生正是肖贊。
他刚从重庆转学过来,身上还带着南方少年的细腻。
跟着在江城工作的父母定居,对这个陌生的城市、陌生的校园,陌生的同学,多少有些拘谨、忐忑。
他看了一眼身边的王一博,对方侧脸线条硬朗,下颌线清晰,明明是坐着,却透着股不好惹的劲儿。肖肖没敢多搭话,只是低下头,继续把课本一本本放进抽屉,动作轻柔得像怕惊扰了谁。
就在这时,一阵“噔噔噔”的高跟鞋声由远及近,清脆而有节奏,瞬间压过了教室里的喧闹。大家不约而同地安静下来,纷纷抬头望向门口。
只见一位五十多岁的女老师走了进来,她穿着得体的衬衫和西裤,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戴着一副金边眼镜,眼神锐利却不失温和。她手里拿着一本点名册和一个教案本,径直走到讲台上,将东西往桌上一放,发出轻微的声响。
“安静!”
女老师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我是你们的班主任,姓陈,教语文。新学期开始,先点名,点到的同学站起来自我介绍一下,简单说说自己的名字、籍贯就行,让大家互相认识认识。”
陈老师翻开点名册,笔尖在纸页上点了点,然后开始念名字:“李浩然。”
“到!”前排一个戴眼镜的男生立刻站起来,有些紧张地说:
“大家好,我叫李浩然,是江城本地的。”说完,他鞠了个躬,才坐下,脸颊微微泛红。
“张雅琪。”
“大家好,我叫张雅琪,来自邻市的。”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生站起来,笑容大方,声音清脆。
一个个名字从陈老师嘴里念出,同学们轮流站起来自我介绍。
肖贊听得很认真,眼睛跟着站起来的同学转动,努力把名字和脸庞对应起来。有的同学活泼开朗,介绍时还会加几句自己的爱好;有的则和他一样,有些腼腆,简单说完就匆匆坐下。教室里偶尔会响起几声善意的笑声,气氛渐渐轻松起来。
直到“王一博”三个字响起,肖肖身边的人终于动了。
王一博懒洋洋地从座位上站起来,个子很高,比班里大多数男生都要高出半个头,在人群里格外显眼。
他双手依旧插在牛仔裤的裤兜里,身体微微晃着,姿态随意得像是在自家客厅里,语气依旧是那副拽拽的模样:
“王一博,河南的。”
短短七个字,干脆利落,没有多余的废话。说完,不等陈老师示意,他就径直坐了下来,全程没超过三秒钟,仿佛这自我介绍只是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
教室里有几个同学没忍住,偷偷笑了出来,还有人悄悄议论着:“他好酷啊。”“河南人,说话口音有点意思。”
王一博却毫不在意,仿佛没听到那些议论,坐下来后,立刻又摸出了手机,指尖在屏幕上飞快地敲击着,继续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肖肖心里轻轻“哦”了一声——原来他是河南人,难怪说话的调子那么硬朗。
很快,就轮到了肖贊:
“肖贊”
肖贊连忙站起身,比王一博规矩多了,双手自然地垂在身侧,脸颊微微泛红:
“大家好,我叫肖贊,来自重庆,刚转学过来,以后请大家多多关照”
他的声音不大,却很清晰,软乎乎的渝调像一阵清风,吹散了几分教室里的燥热。
陈老师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温和的笑容,语气也放缓了些:
“肖贊同学不用紧张,大家都是同学,以后互相帮助,坐下吧!
“谢谢老师”
肖贊小声说了一句,才慢慢坐下,坐下后,悄悄松了口气,手心都有些出汗了。他下意识地瞥了一眼身边的王昱博,对方依旧在低头玩着手机,手指不停地滑动着,仿佛刚才的自我介绍他根本没听进去,甚至可能都没记住自己的名字。
肖贊心里暗自嘀咕:这个同桌,好像有点不好相处。
但他很快就调整好了情绪,没再多想,只是从书包里拿出语文课本,轻轻翻开。课本上还带着油墨的清香,他看着那些熟悉的文字,心里渐渐安定下来,开始默默预习新的内容。
下午第一节是数学课,上课铃还没响,数学老师就抱着一摞作业本和试卷走进了教室。他是个中年男人,戴着厚厚的黑框眼镜,神情严肃,一上来就没多余的寒暄,直接把手里的东西往讲台上一放,沉声道:
“新学期第一课,先摸底测试,看看大家的基础怎么样。试卷发下去,抓紧时间做,一节课时间,不许交头接耳。”
教室里瞬间响起一片哀嚎声啊?怎么一上来就考试啊?”“暑假都玩忘了,肯定考不好。”“早知道就预习一下数学了。”
肖贊也有些紧张,他的数学不算差,在原来的学校里,成绩一直处于中上游,但面对新老师的题型,心里还是没底。他悄悄握紧了手里的笔,指尖有些发凉。
试卷很快发了下来,肖肖深吸一口气,拿起笔开始答题。前面的题目都还算顺利,都是初中时学过的基础知识点,他做得又快又准,紧张的心情也渐渐平复了下来。
可当他翻到试卷最后一页,看到那道几何题时,却瞬间卡壳了。
这是一道四边形的面积计算题,图形复杂,给的条件又很隐蔽。肖肖在草稿纸上画满了辅助线,一会儿连接这个顶点,一会儿延长那条边,可无论怎么画,都找不到解题的思路。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他额头上渐渐冒出了细密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滴在草稿纸上,晕开一小片墨迹。他有些烦躁地抓了抓头发,看着那道题,只觉得头皮发麻。
身边的王一博似乎早就做完了。他把试卷推到一边,趴在桌子上,单手撑着下巴,另一只手有一下没一下地转着笔,眼神放空,不知道在想什么。
阳光透过窗户,落在他的发梢上,给他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竟冲淡了几分他身上的桀骜,多了点少年人的慵懒。
肖贊犹豫了很久,心里天人交战。他想问问王一博,毕竟是同桌,而且看王一博的样子,似乎对这道题胸有成竹。
可一想到对方那副拽拽的、生人勿近的样子,他又把到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万一被拒绝了,多尴尬啊。
眼看考试时间就要到了,数学老师已经开始提醒:
“还有十五分钟,没做完的同学抓紧时间。”
肖贊急得手心都出汗了,笔杆被他攥得微微发烫。他咬了咬嘴唇,看着那道题,心里一横,决定还是问问。
他趁着老师转身的间隙,偷偷用胳膊肘轻轻碰了碰王一博的胳膊。
王一博被碰得晃了一下,转过头来,挑眉看他,眼里带着点被打扰的不耐烦,语气也硬邦邦的:
“干嘛?”
“那个……”
肖贊的声音压得很低,像蚊子哼一样,脸颊红得更厉害了,几乎要滴出血来:
“最后一道几何题,你会吗?我……我想问问思路。”
说完,他就低下头,不敢去看王昱博的眼睛,心脏“砰砰”地跳得飞快,生怕得到否定的回答。
王一博瞥了一眼他的试卷,又看了看他草稿纸上凌乱的线条,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没说话,只是伸出手,从他手里拿过笔。
他的手指碰到肖贊的指尖时,肖贊感觉到一丝微凉,像夏末的风掠过皮肤。
王一博在草稿纸上飞快地画了起来,笔尖在纸上划过,留下清晰而利落的痕迹。
“辅助线不用这么画,乱七八糟的。”
他的声音依旧硬邦邦的,却比刚才柔和了些,没有了那份不耐烦,更像是在随口指点:
“从这个顶点引垂线,把四边形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看到没?”他用笔尖点了点草稿纸上的图形,“然后利用已知条件,算出直角边的长度,用勾股定理算斜边,最后两个三角形面积一加,不就出来了?”
肖贊顺着他的思路看下去,像是被打通了任督二脉,瞬间恍然大悟。
他之前一直纠结于如何将四边形转化为熟悉的图形,却没想到可以这么简单直接。他连忙拿起笔,飞快地在试卷上书写起来,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像是在追赶时间。
王一博把笔还给了他,看着他奋笔疾书的样子,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快得像流星划过夜空,转瞬即逝。
他没再说话,重新趴回桌子上,恢复了之前的姿势,仿佛刚才什么都没发生过。
肖贊写完最后一个字,落下笔时,下课铃声正好响起。
他长长地松了口气,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担,整个人都轻松了下来。他转过头,想对王一博说声谢谢,眼里带着真诚的感激。
王一博没回头,只是从鼻子里“嗯”了一声,声音淡淡的,像是在回应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足够让肖贊安心。
夏末的阳光透过窗户,斜斜地照进来,落在两人的课桌上,在地上投下长长的、交叠在一起的影子。风从窗外吹进来,带着香樟树的清香,拂动着桌上的试卷,也拂动着两个少年的发梢。
就从这个燥热的午后,从这声简单的道谢开始!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1张推荐票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1 谷籽 = 100 咕咕币
已有账号,去登录
又想起来了